病理学园地
您的位置:首页 > 理论资料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概述、病因及感染途径

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有6种,即日本血吸虫(S.japonicum)、曼氏血吸虫(S.mansoni)、埃及血吸虫(S.haematobiun)、间插血吸虫(S.intercalatum)、湄公血吸虫(S.mekongi)及马来血吸虫(S.malayensis)。在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简称为血吸虫病。

我国为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是日本血吸虫病4个流行国(中国、菲律宾、印尼、日本)中最严重的国家。我国血吸虫病流行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12个省(市、自治区),受威胁人口约1亿。

病因及感染途径

血吸虫生活史包括成虫、虫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和童虫等发育阶段。成虫雌雄异体,寄生在终宿主人体的门静脉、肠系膜静脉系统。成虫可逆血流移行到肠壁粘膜下层末梢静脉内,合抱的雌雄虫在此处交配产卵,每条雌虫每天产卵300~3000个,其产卵量因雌虫的品系(株)、宿主及虫体寄生时间长短不同而异。所产虫卵大部分沉积于肠壁小血管中,少量随血流进入肝脏。沉积于肠壁的虫卵可随溃破组织落入肠腔,随粪便排出入水孵化为毛蚴,遇到惟一的中间宿主钉螺,侵入其体内。经40~60天母胞蚴和子胞蚴阶段,发育成尾蚴,自螺体逸出并在水中活跃游动。人体接触疫水时,尾蚴钻入皮肤,脱去尾部发育为童虫,继而进入小血管或淋巴管内,随血流经右心和肺循环,再由左心入体循环,穿过毛细血管到达肠系膜上下静脉,随后进入门静脉,待发育到一定程度,雌雄虫合抱,再移行到肠系膜下静脉寄居、交配、产卵。自感染尾蚴至粪检虫卵阳性需时约1月以上。日本血吸虫成虫平均寿命约4.5年,最长可达40年之久。

血吸虫生活史
    图示:血吸虫生活史

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

主要脏器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纠错留言 | 网站导航 | 站内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站长
Copyright©2006-2025 病理学园地*Pathology Information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