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园地
您的位置:首页 > 执业医师考试 > 理论要点 > 药理学

理论要点之药理学: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一节 吸收

药物自体外或给药部位经过细胞组成的屏蔽膜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药物吸收。

首关消除 药物口服吸收后经门静脉入肝脏,如首次通过肝脏就发生转化,从而使进入体循环药员减少,此即为首关消除,故首关消除明显的药物应避免口服给药。舌下及直肠给药后其吸收途径不经过肝门静脉,故可避免首关消除,吸收也较迅速。(zy2005-1-064;zy2001-1-056)

zy2005-1-064可引起首关消除的主要给药途径是

A.吸入给药

B.舌下给药

C.口服给药

D.直肠给药

E.皮下注射

答案:C

第二节 分布

一、血脑屏障 脑组织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相连,内皮细胞之间无间隙,且毛细血管外表面几乎均为星形胶质细胞包围,这种特殊结构形成了血浆与脑脊液之问的屏障。此屏障能阻碍许多大分子、水溶性或解离型药物通过,只有脂溶性高的药物才能以简单扩散的方式通过血脑屏障。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也并非一成不变,如炎症可改变其通透性,在脑膜炎患者,血脑屏障对青霉素的通透性增高,使青霉素在脑脊液中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青霉素在健康人即使注射大剂量也难以进入脑脊液。

二、胎盘屏障 胎盘绒毛与子宫血窦之间的屏障称为胎盘屏障。事实上胎盘对药物的转运并无屏障作用,因为胎盘对药物的通透性与一般的毛细血管无明显差别,几乎所有的药物都能穿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药物进入胎盘后,即在胎儿体内循环,并很快在胎盘和胎儿之间达到平衡,此时,胎儿血液和组织内的药物浓度通常和母亲的血浆药物浓度相似。因此,孕妇应禁用可引起畸胎或对胎儿有毒性的药物,对其他药物也应十分审慎。

zy2001-1-057.某弱酸性药物的pKa是3.4,在血浆中的解离百分率约为

A.1%

B.10%

C.90%

D.99%

E.99。99%

答案:E

血液的PH值为7.35~7.45 (pH7是中性,7以上是碱性,7以下是酸性),

zl2004-1-027生物转化后的生成物普遍具有的性质是

A.毒性降低

B.毒性升高

C.极性降低

D.极性升高

E.极性不变

答案:D

转化极性升高水溶。一方面使物质的极性或水溶性增加,有利于从尿或胆汁排出,同时也改变了它们的毒性或药理作用。

第三节 体内药量变化的时间过程【新大纲添加内容】

生物利用度是指经过肝脏首关消除过程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相对量和速度,用F表示:F=A÷D×100%,D为服药剂量,A为进入体循环的药量。绝对口服生物利用度F=口服等量药物后AUC÷静注等量药物后AUC×l00%。由于药物剂型不同,口服吸收率不同,故可以某一制剂为标准,与受试药比较,称为相对生物利用度F=受试药AUC÷标准药AUC×100%。(AUC=曲线下面积)(zl2003-1-035)

zl2003-1-035对生物利用度概念错误的叙述是

A.可作为确定给药间隔时间的依据

B.可间接判断药物的临床疗效

C.是指药物制剂被机体利用的程度和速度

D.可评价药物制剂的质量

E.能反映机体对药物吸收的程度

答案:A

第四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一、一级消除动力学

一级消除动力学又称一级速率过程,是指药物在房室或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房室或该部位药量或浓度的—次方成正比。

描述方程式为

dC÷dt=-KeC,式中Ke表示消除速率常数。

将上式积分得Ct= C0e-Ket,换算为常用对数,

logCt=log C0-Ke÷2.303t,

t=log(C0÷Ct)x2.303÷Ke,

当Ct= C0÷2,t为药物消除半衰期(t1/2),t1/2=log2x2.303÷Ke=0.693÷Ke。

按一级动力学消除药物有如下特点:

1.体内药物按瞬时血药浓度(或体内药量)以恒定的百分比消除,但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随时间递减。

2.药物消除半衰期恒定,与剂量或药物浓度无关。

3.绝大多数药物都按—级动力学消除,这些药物在体内经过5个t1/2后,体内药物可基本消除干净。

4.每隔一个tl/2给药一次,则体内药量(或血药浓度)可逐渐累积,经过5个t1/2后,消除速度与给药速度相等,达到稳态。(XL2007-1-040;zy2006-1-057;zy2004-1-057;zy2003-1-003;zy2000-1-77)

zy2006-1-057.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有如下特点

A.药物的半衰期随剂鼍而改变

B.并非为大多数药物的猜杂守式

C.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递减

D.酶学中的Michaclis-Mcnton公式与动力学公式相似

E.以固定的间隔给药,体内血药浓度难以达到稳态

答案:C

zy2004-1-057一级消除动力学的特点为

A.药物的半衰期不是恒定值

B.为一种少数药物的消除方式

C.单位时间内实际消除的药量随时间递减

D.为一种恒速消除动力学

E.其消除速度与初始血药浓度高低有关

答案:C

zy2000-1-77.用药的间隔时间主要取决于

A.药物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

B.药物的吸收速度

C.药物的排泄速度

D.药物的消除速度

E.药物的分布速度

答案:D解析:一般根据消除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时间。

评价药物在体内最方便是血药浓度,血中就只能是消除,而不是排泄。

二、零级消除动力学

零级消除动力学又称零级速率过程,是指药物自某房室或某部位的转运速率与该房室或该部位的药量或浓度的零次方成正比。

描述方程式是

-dC÷dt=K0,式中C为药物浓度,K为零级速率常数,t为时间。

将上式积分得:Ct= C0-Kt,

C0为初始血药浓度,Ct为t时的血药浓度,以c为纵坐标、t为横坐标作图可得一直线,斜率为-K,当C0÷C1=1÷2时,即体内血浆药浓下降一半时,t为药物消除半衰期t1/2把Ct= C0÷2代入上式,得

t1/2=0.5C0/K。

可见按零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血浆半衰期不是固定数,可随C0下降而缩短,但其消除速度与C0高低无关,因而是恒速消除。

按公式1/2 C0= C0-Kt1/2可见按零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血浆半衰期随C0下降而缩短,不是固定数值。零级动力学公式与酶学中的Michaelis-Menten公式相似,S为酶的底物,Vmax为最大催化速度,Km为米氏常数。当[S]>>Km时,Km可略去不计,ds/dt=Vmax,即酶以其最大速度催化。零级动力学公式与此一致,说明当体内药物过多时,机体只能以最大能力将体内药物消除。消除速度与C0高低无关,因此是恒速消除。例如饮酒过量时,一般常人只能以每小时10ml乙醇恒速消除。当血药浓度下降至最大消除能力以下时,则按一级动力学消除。


纠错留言 | 网站导航 | 站内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站长
Copyright©2006-2025 病理学园地*Pathology Information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