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园地
您的位置:首页 > 执业医师考试 > 理论要点 > 神经病学

理论要点之神经病学:神经病概论运动系统

一、运动系统的解剖神经病学

[运动的分类]

1.随意运动(voluntary movement)——主要是锥体系统的功能。

2.不随意运动(involuntary movement)——主要是锥体外系统与小脑系统的功能。

[运动系统的组成]

中枢部分(运动皮质 cerebral cortex)

传导部分(运动传导束 motor tract)

周围部分(效应器 effector)

(一)中枢部分

人体各部在中央前回的代表区特点:

1、交叉性;

2、倒置人形,精细分野;

3、躯体运动代表区范围大小与运动精细和复杂程度相关。

(二)传导部分

上运动神经元起自大脑额叶中央前回巨锥体细胞(贝茨细胞),其轴突形成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合称锥体束)。

二者分别经过内囊后肢和膝部下行。

皮质脊髓束经中脑大脑脚、脑桥基底部,大部分神经纤维在延髓锥体交叉处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支配脊髓前角细胞。小部分纤维不交叉而直接下行,形成皮质脊髓前束,终止于脊髓前角。

皮质延髓束在脑干各个脑神经运动核的平面上交叉至对侧,终止于各个脑神经运动核。除面神经核下部、舌下神经核外,其他脑神经核均受双侧皮质延髓束支配。

上运动神经元

指中央前回运动区大锥体(Betz)细胞及其下行轴突形成的锥体束(包括皮质脊髓束和皮质延髓束)。

下运动神经元

指脊髓前角细胞和脑干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是接受锥体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种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

二、运动障碍的临床意义

[瘫痪的分类]

(一)按瘫痪部位:

单瘫(monoplegia) 偏瘫(hemiplegia)

截瘫(paraplegia) 四肢瘫(tetraplegia)

(二)按瘫痪程度

轻瘫(paresis) 瘫痪(paralysis)

(三)按瘫痪性质

中枢性瘫痪(痉挛性瘫痪)

周围性瘫痪(弛缓性瘫痪)

痉挛性瘫痪和弛缓性瘫痪的比较

临床特点

痉挛性瘫痪

弛缓性瘫痪

瘫痪分布

范围较广,偏瘫、单瘫和截瘫

范围局限,以肌群为主

肌张力

增高,呈痉挛性瘫痪

降低,呈迟缓性瘫痪

反射

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

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浅反射消失

病理反射

阳性

阴性

肌萎缩

无,可有轻度废用性萎缩

显著,且早期出现

肌电图

无失神经电位

有失神经电位

  

[运动障碍的定位诊断]

(一)中枢性瘫痪:

1、皮质

局限性病变仅损伤其一部分,故多表现为一个上肢、下肢或面部瘫痪,称单瘫。当病变为刺激性时,对侧肢体相应部位出现局限性抽搐(常为阵挛性),皮质病变多见于肿瘤的压迫、皮层梗死、动静脉畸形等。

2、内囊

锥体束纤维在内囊部最为集中,此处病变易使一侧锥体束全部受损而引起对侧比较完全的偏瘫,即对侧中枢性面、舌瘫和肢体瘫痪,常合并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称为“三偏”征。

    

3、脑干

交叉性瘫痪。

即一侧脑神经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和对侧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如一侧中脑病变出现同侧动眼神经或滑车神经瘫痪,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上、下肢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一侧脑桥病变产生同侧5、6、7、8对脑神经障碍,对侧舌下神经及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一侧延髓病变产生本侧9、10、11、12对脑神经障碍,对侧上、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双侧延髓病变引起双侧9、10、11、12对或仅9、10两对脑神经瘫痪,称真性球麻痹,有咽反射消失,舌肌萎缩、纤颤,下颌反射无改变。双侧皮质延髓束病变引起的双侧9、10、11、12对或仅9、10两对脑神经功能障碍称假性球麻痹,特征是咽反射存在,下颌反射亢进,无舌肌萎缩及纤颤。

4、脊髓

横贯性损害可累及本平面脊髓前角细胞和双侧锥体束,故高颈髓(颈1~4)病损,产生四肢上运动神经元瘫,常伴呼吸肌障碍。颈膨大(颈5~胸2)病损产生上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胸髓病损产生双下肢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腰膨大病损(腰1~骶2)产生双下肢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脊髓半横断综合征(Brown-Sequard综合征)

(二)周围性瘫痪:

1.脑神经核:所支配的脑神经呈下运动神经元瘫痪。

2.脊髓前角:弛缓性瘫痪,瘫痪呈节段型分布,无感觉障碍。

3.前根:节段型分布的弛缓性瘫痪。

4.神经丛:常引起一个肢体多数周围神经瘫痪和感觉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5.周围神经:弛缓性瘫痪,伴有疼痛、感觉缺失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6.脊髓圆锥(骶3-5和尾节):不累及锥体束,无下肢瘫痪,仅有肛门周围和会阴部皮肤感觉缺失,呈鞍状分布,可出现分离性感觉障碍,性功能障碍和大小便功能障碍。

7.马尾神经根:下肢周围性瘫痪,可为单侧或不对称,有根痛,大小便功能障碍后期出现。

锥体外系

概念:

广义的讲,除了锥体系以外,所有与运动有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统称为锥体外系,小脑及前庭系统也包括在内。临床上锥体外系以纹状体苍白球系统为主要组成部分。

锥体外系包括基底节(The basal ganglia) (豆状核及尾状核(caudate) )、丘脑底核、红核、黑质、小脑的齿状核、脑干网状结构、延髓的前庭神经核及下橄榄核等皮质下结构。

【锥体外系】

锥体系以外的运动传导路,协助锥体系更好地完成随意运动。

特点:

发生古老。

多次中继,联系复杂,形成若干反馈通路。

功能:

调节肌张力。

自动维持(调节)整体姿势(完成无意识习惯性动作)。

配合锥体系,协调肌群运动,纠正随意运动的误差,确保精细动作的完成。

锥体外系可分为

1.皮质—纹体—苍白球系

⑴ 皮质—纹状体—背测丘脑环路

⑵ 纹体—黑质环路

⑶ 苍白球—底丘脑环路

2.皮质—脑桥—小脑系

临床表现

肌张力变化(增强、减低和游走性增强及减低)

不自主运动(舞蹈样运动、手足徐动症、扭转痉挛、震颤等)

不自主运动的类型

肌强直

1.静止性震颤

2.舞蹈样运动(迅速多变,没有目的,没有规律,不对称,大小运动不一样)

3.手足徐动症(或称指划动作)

4.扭转痉挛(或称变形性肌张力障碍)

5.偏身投掷运动

6.抽动症

帕金森病病人之特殊姿势:

头部前倾,躯干俯屈,肘关节屈曲,前臂内收,双手置于躯干前方,下肢之髋及膝关节略为弯曲

帕金森病病人手部特殊姿势

帕金森病病人典型的面具脸

肝豆状核变性引起双手手足徐动症

手足徐动症

手足徐动症

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

全身型肌张力障碍(扭转痉挛)

水平旋转型斜颈

右侧丘脑底核损害致左半身投掷运动(hemiballism)

小脑

小脑位于后颅窝,其下方腹侧为桥脑和延髓。小脑与脑桥之间为第四脑室。小脑与延髓和寰枕部之间为小脑延髓池,小脑背侧借小脑幕与枕叶相隔。借小脑上,中,下脚(结合臂,脑桥臂,绳状体)分别与延髓,桥脑和中脑相联系。

小脑   分部                   功能

外形  按外形     按发生  按纤维联系

绒球小结叶   原小脑  前庭小脑   维持平衡

半球内侧部+其余小脑蚓  旧小脑  脊髓小脑   调节肌张力

小脑半球外侧部  新小脑  大脑小脑   运动协调

小脑内部结构

髓质(髓体)进出小脑的纤维 (上、中、下脚) 在小脑中央汇聚而成。

【小脑核】

包埋在小脑髓质内的灰质核团,包括:齿状核、栓状核、球状核、顶核 。

小脑

纤维联系

小脑上脚

由新、旧小脑的传出纤维组成。

小脑中脚

将大脑皮质的运动信息传入新小脑。

小脑下脚

传入来自脊髓的感觉信息到旧小脑,及连系古小脑的往返平衡纤维。

小脑病变最重要的症状是共济失调

小脑蚓部损害:躯干及两下肢的共济失调,病人站立不稳,行走时两脚分开较宽,摇晃不定,步态蹒跚,状如醉汉,故又称醉汉步态或共济失调性步态。

小脑半球损害:病人的头及身体可偏向病侧,行走时步态不稳,易向病侧歪斜或倾倒,同侧上、下肢共济运动不协调。


纠错留言 | 网站导航 | 站内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站长
Copyright©2006-2025 病理学园地*Pathology Information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