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园地
您的位置:首页 > 执业医师考试 > 理论要点 > 内科学

理论要点之内科学:原虫感染

一、肠阿米巴病

大纲要求

(1)病原学:病原体

(2)病理解剖:特征性的肠道病理改变

(3)临床表现:普通型肠阿米巴病的临床表现及主要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粪便检查

(5)鉴别诊断:急性普通型肠阿米巴病与细菌性痢疾的鉴别诊断

(6)治疗:病原治疗

肠阿米巴病是由致病性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侵入结肠壁后所致的以痢疾样症状为主的消化道传染病。病变多在回盲部结肠,易复发变为慢性。原虫亦可由肠壁经血流-淋巴或直接迁徙至肝、肺、脑等脏器成为肠外阿米巴病,尤以阿米巴肝脓肿最为多见。

(一)病原学

病原体:痢疾阿米巴为人体唯一致病性阿米巴,包囊为感染性病原体。

大、小滋养体在体外抵抗力弱,易死亡,不具有传染性。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慢性患者、恢复期患者及包囊携带者是本病主要传染源。

2.传染途径 粪-口传播。

3.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不产生免疫力(即不产生保护性抗体)。

4.流行特征 本病遍及全球,多见于热带与亚热带。我国多见于北方。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成人多于儿童,大多为散发,偶有水源污染等因素而暴发流行。

(三)病理解剖

显微镜下可见组织坏死为其主要病变。小脓肿及溃疡(烧瓶样),造成广泛组织破坏可深达肌层。病损部位可见多个阿米巴滋养体,大多聚集在溃疡的边缘部位。

(四)临床表现

起病多缓慢,全身中毒症状轻,常无发热,腹痛轻微。腹泻,每日便次多在10次左右,量中等,带血和粘液,血与坏死组织混合均匀呈果酱样,具有腐败腥臭味,含痢疾阿米巴滋养体与大量红细胞成堆,为其特征之一。病变部位低可有里急后重感,腹部压痛以右侧为主。

以上症状可自行缓解。亦可因治疗不彻底而复发。

(五)并发症

1.肠内并发症 肠出血及肠穿孔,急性穿孔可发生弥漫性腹膜炎或腹腔脓肿。慢性穿孔较急性穿孔多见。亦可引起阑尾炎。

2.肠外并发症 以肝脓肿最为多见,脓肿穿破可延及附近组织器官。经血路可直接累及脑、肺、睾丸、前列腺、卵巢等。

(六)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 显微镜下检出溶组织内阿米巴为确诊重要依据。血性粘液稀便易找到滋养体、粪质部分易找到包囊。

2.乙状结肠镜 可见大小不等的散在潜形溃疡、边缘略隆起、红晕、溃疡间粘膜大多正常。自溃疡面刮取标本镜检,发现病原体机会较多。

3.X线钡剂灌肠 对肠道狭窄、阿米巴瘤有一定价值。

4.血清学 可用阿米巴纯抗原检测特异性抗体,当体内有侵袭性病变时方形成抗体,包囊携带者抗体检测为阴性。

(七)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细菌性痢疾(急性菌痢主要和急性阿米巴痢疾鉴别见细菌性痢疾)鉴别。还需鉴别:日本血吸虫病、兰氏贾第鞭毛虫病、肠结核、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相鉴别。阿米巴肝脓肿应与膈下脓肿、原发性肝癌鉴别。

(八)治疗

1.病原治疗:甲硝唑(灭滴灵)等抗生素。

2.阿米巴肝脓肿的外科手术适应症为:①抗阿米巴药物治疗及穿刺引流失败者;②脓肿部位特殊,贴近肝门、大血管或位置过深(>8cm)者;③脓肿穿破进大腹腔或邻近内脏而引流不畅者;④脓肿继发细菌感染,药物治疗不能控制者;⑤多发脓肿穿刺引流困难或失败者;⑥左叶脓肿易向心包穿破,穿刺易污染腹腔,可考虑手术治疗。

二、疟疾

大纲要求

(1)病原学:病原体种类及在人体内发育过程

(2)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流行特征

(3)临床表现:典型间日疟的临床表现

(4)实验室检查

(5)治疗:病原治疗、控制发作的药物、防止复发和传播的药物、预防药物

(6)预防: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一)病原学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以前两种为常见。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增殖。

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增殖分为两个时期:寄生于肝细胞内的红细胞外期,寄生于红细胞内的红细胞内期。

1.红细胞外期

当受染的雌性按蚊吮吸人血时,疟原虫子孢子随蚊唾液进入人体血循环。

速发型子孢子即进行裂体增殖,在肝细胞内裂体增殖的疟原虫,经过5~9天发育成熟,胀破肝细胞逸出成千上万的裂殖子进入血流。

进入血流的裂殖子,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杀灭,部分侵入红细胞并在其内发育增殖,称为红细胞内期。

迟发型子孢子经过休眠后,在肝细胞内增殖,释放裂殖子入血,即造成疟疾的复发。恶性疟疾无复发,是由于恶性疟疾子孢子无休眠期。

2.红细胞内期

(1)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内,初期似戒指状,红色的核点,蓝色环状的胞浆,称为环状体即小滋养体。

(2)环状体发育长大,胞浆可伸出不规则的伪足,以摄噬血红蛋白,此为阿米巴滋养体或大滋养体。未被利用的血红蛋白分解成正铁血红素颗粒蓄积在原浆内呈棕褐色,称为疟色素。

(3)大滋养体继续发育,其核与原浆进行分裂,形成裂殖体。原虫种类的不同,裂殖体中裂殖子的数目也不一样,成熟后裂殖子数一般间日疟为12~24个,恶性疟为18~36个,三日疟和卵形疟为6~12个。

(4)成熟的裂殖体破裂,裂殖子逸出,一部分再侵入正常红细胞,一部分被吞噬细胞吞噬。释出的疟色素也被吞噬。

生活史(非常重要!)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 疟疾病人及带虫者是疟疾的传染源。且只有末梢血中存在成熟的雌雄配子体时才具传染性。

2.传播途径 按蚊。人被有传染性的雌性按蚊叮咬后即可受染。罕见通过胎盘感染胎儿。

3.易感性 人对疟疾普遍易感。多次发作或重复感染后,再发症状轻微或无症状,表明感染后可产生一定免疫力。原虫持续存在,免疫反应也不断发生,这种情况称带虫免疫或伴随免疫。

(三)临床表现

多急起,复发者尤然。初次感染者常有前驱症状,如乏力、倦怠、打呵欠;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或腹泻;不规则低热。一般持续2~3天,长者一周。随后转为典型发作。

分为三期:发冷期、发热期、出汗期。

1.发冷期 骤感畏寒,先为四肢末端发凉,迅觉背部、全身发冷。皮肤起鸡皮疙瘩,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有的人盖几床被子不能制止。持续约10分钟,乃至一小时,寒战自然停止,体温上升。此期患者常有重病感。

2.发热期 冷感消失以后,面色转红,紫绀消失,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发冷越显著,则体温就愈高,可达40℃以上。高热患者痛苦难忍。辗转不安,呻吟不止;谵妄,撮空,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剧烈头痛、顽固呕吐。患者面赤、气促;结膜充血;皮灼热而干燥;脉洪而速;尿短而色深。多诉说心悸,口喝,欲冷饮。持续2~6小时,个别达10余小时。发作数次后唇鼻常见疱疹。

3.出汗期 高热后期,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约2~3小时体温降低,常至35.5℃。患者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一觉醒来,精神轻快,食欲恢复,又可照常工作。此刻进入间歇期。

整个发作过程约6~12小时,典型者间歇48小时又重复上述过程。一般发作5~10次,因体内产生免疫力而自然终止。

(四)实验室检查

1.血象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在多次发作后下降,恶性疟尤重;白细胞总数初发时可稍增,后正常或稍低,白细胞分类单核细胞常增多,并见吞噬有疟色素颗粒。

2.疟原虫检查

(1)血液涂片(薄片与厚片)染色查疟原虫。并可鉴别疟原虫种类。

(2)骨髓涂片染色查疟原虫,阳性率较血片高。

3.血清学检查 抗疟抗体一般在感染后2~3周出现,4~8周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

现应用间接免疫荧光、间接血凝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阳性率可达90%。一般用于流行病学检查。

(五)治疗

1.控制临床发作的药物 氯喹是首选药物。对各种疟原虫红细胞内裂殖体有迅速而强效的杀灭作用。奎宁的疗效不及氯喹,主要用于耐氯喹的疟原虫感染。甲氟喹对各种疟原虫红细胞内期裂殖体均有杀灭作用。磷酸咯萘啶对恶性疟和间日疟原虫有较强的杀灭作用。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则是我国研制的抗疟药。它的显著特点是速效、低毒、无交叉抗药性。对间日疟和恶性疟原虫,包括耐氯喹的红细胞内裂殖体都有强效的杀灭作用。现已有一些青蒿素衍生物制剂,如蓄甲醚、青蒿琥酯等。

2.防止复发和传播的药物 伯氨喹能杀灭肝细胞内的速发型和迟发型疟原虫,有病因预防和防止复发的作用,但对红细胞内裂殖体的作用差,不能单独用于控制发作。

3.用于预防的药物 乙胺嘧啶能杀灭各种疟原虫的裂殖体,对红细胞内期末成熟的裂殖体有抑制作用,但对已成熟的裂殖体无效,故控制发作效果较慢。

(六)预防 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

保护易感者,服药预防。进入疟区,特别是流行季节,在高疟区必须服药预防。

一般自进入疟区前2周开始服药,持续到离开疟区6~8周。下列药物可据条件酌情选用:

1.乙胺嘧啶 4片每周一次,或8片每两周一次。长期服用可致巨细胞性贫血,还可产生耐受性。(乙胺嘧啶每片6.25mg)。

2.哌喹或磷酸哌喹 服基质0.6g,每20~30天服1次。耐氯喹地区也可采用。

3.复方防疟药 防疟片1号,含乙胺嘧啶20mg,氨苯砜100mg,第1、2日每日1片,以后每周1片。防疟片2号,每片含乙胺嘧啶17.5mg,磺胺多辛250mg,第1、2日每日2片,以后每10日2片。防疟片3号,含磷酸哌喹250mg,磺胺多辛50mg,每月1次,每次4片。

4.氯喹 2片,每10日1次,接受输血者可服氯喹每日(1片)基质0.15g,连服3~5日。

 


纠错留言 | 网站导航 | 站内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站长
Copyright©2006-2025 病理学园地*Pathology Information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