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要求
钩端螺旋体病
(1)病原学:病原体
(2)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人群易感性
(3)临床表现:钩体病的临床分型、流感伤寒型的临床表现及后期并发症
(4)实验室检查:血清学试验
(5)治疗:病原治疗及赫氏反应的诊断和处理
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 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以起病急骤、高热、剧烈肌痛、结膜充血、弥漫性肺出血、肝肾功能损害为特征,而肺弥漫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是主要致死原因。
本病三大要素:
1.本病好发于7~9月,鼠、猪为主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带菌动物的尿所污染的水或湿润泥土,经皮肤、粘膜侵入。
3.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较强的同型免疫力。
一、病原学
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属于微需氧菌。
二、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鼠类和猪。
我国南方及西南地区以带菌鼠为主。北方和沿海平原以猪为主。
(二)传播途径
1.疫水传播,鼠、猪带菌尿液污染环境,人与疫水接触,如游泳、捕鱼、稻田作业,而钩体经皮肤、粘膜进入体内,特别是洪水暴雨时带菌的粪尿随水漂流,扩大钩端螺旋体的污染面,人们在抗洪防涝时往往形成暴发流行。
2.直接接触传播,在饲养家畜过程中,接触病畜的排泄物、污染物受到感染。
(三)人群易感性 所有人群普遍易感。
(四)流行特征 病例相对集中于夏秋收稻时或大雨洪水后,在气温较高地区则终年可见。本病以青壮年农民多见,其他接触疫水机会多的渔民、矿工、屠宰工及饲养员等,也可感染得病。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2~20日,一般7~13日。病程分为3个阶段:早期、中期、恢复期。临床分型:流感伤寒型、肺大出血型、黄疸出血型、肾衰竭型、脑膜脑炎型。
(一)早期
起病后3日左右出现早期中毒综合征,即畏寒发热、肌肉酸痛、全身乏力。
早期“三大症状”:眼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淋巴结肿大。
(二)中期
1.流感伤寒型 流行期本型多见。多数病例仅有早期中毒症状,以持续发热为主要表现。较重病例有高热、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消化道症状、出血倾向等,可出现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等现象。
2.肺大出血型 是无黄疸型钩体病的常见死亡原因。在先兆期出现呼吸、心率进行性增快、肺部有散在并逐渐增多的干啰音或湿啰音。如无及时有效的治疗在短时内进入极期,患者脸色极度苍白或青灰,咯血,X线可见双肺广泛点片状阴影或大片融合。进入危重期,病人神志模糊转入昏迷,呼吸不规则,口鼻大量涌血,心跳减慢至停止。
3.黄疸出血型 病后4~8日出现黄疸,10日左右达高峰。肝脏肿大并有触痛,有出血、肾损害。急性肾功能不全是本型常见的死因。
4.肾衰竭型 临床以肾损害为突出表现,可有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呈不同程度的氮质血症及酸中毒。氮质血症一般第3天开始,7-9天达高峰,3周后恢复。本型无黄疸,需与黄疸出血型的肾衰鉴别。
5.脑膜脑炎型 病人有严重头痛、烦躁、嗜睡、谵妄、瘫痪等脑炎症状。重症有昏迷、抽搐、急性脑水肿、脑疝及呼吸衰竭等。脑脊液分离钩端螺旋体阳性率较高。
(三)恢复期
多数患者可恢复,少数人可出现并发症:后发热、眼后并发症、闭塞性脑动脉炎、胫前热。
四、实验室检查
(一)病原体分离 病人早期血、脑脊液,中晚期尿作暗视野涂银染色镜检或原血片经改良镀银染色或动物接种培养阳性可确诊。
(二)血培养 适于早期病人。
(三)血清学检查 凝集素>1:400为阳性,可持续数月至数年。间隔2周双份血清效价4倍以上为阳性。
五、治疗
钩体病的治疗首选青霉素。如青霉素过敏,可用氨基糖甙类。使用青霉素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防止赫氏反应),青霉素每次40万U肌内注射,每天120~160万U。
青霉素治疗加量会引起治疗后加重反应(赫氏反应),转为肺大出血型,一般发生于用药后0.5~4小时,可给予氢化可地松。针对钩端螺旋体病肺大出血型的治疗可选用氢化可地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