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园地
您的位置:首页 > 执业医师考试 > 理论要点 > 内科学

理论要点之内科学:细菌感染

第一节 伤寒

(1)病原学:病原体

(2)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及人群易感性

(3)病理解剖特点

(4)临床表现:典型伤寒的四期临床表现及主要并发症

(5)实验室检查:血象、培养及肥达氏试验在伤寒诊断中的意义

(6)治疗:病原治疗

伤寒杆菌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长程发热、全身中毒症状、相对缓脉、肝脾肿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肠穿孔。

一、病原学

引起伤寒的是伤寒沙门菌,属于沙门菌属的D群,不形成芽孢,无荚膜,革兰阴性杆菌。伤寒沙门菌具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和表面“Vi”抗原,在机体感染后诱生相应抗体。以凝聚反应检测血清标本中的“O”抗原和“H”抗原即为肥达试验,有助于伤寒的辅助诊断。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病人从潜伏期起即可从粪便中排菌,起病后2~4周排菌量最多,传染性最大。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和流行的主要传染源,有重要的流行病学价值。

2.传播途径:病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污染水和食物,或经手及苍蝇、蟑螂等间接污染水和食物而传播。水源污染是传播本病的重要途径,常酿成流行。

3.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病后获得持久免疫力。本病终年可见,但以夏秋季最多。一般以儿童及青壮年居多。

三、病理解剖特点

伤寒的病理解剖特征是全身单核一巨噬细胞系统增生性反应,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与孤立淋巴滤泡最具特征。病程第1周,淋巴组织增生肿胀呈纽扣样突起。镜下可见淋巴组织内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增生,胞浆内常出现被吞噬的淋巴细胞、红细胞和伤寒杆菌。第2周肿大淋巴结发生坏死,第3周坏死组织脱落,形成溃疡。若波及病灶血管,可引起肠出血,若侵入肌层与浆膜层可导致肠穿孔。第4周溃疡逐渐愈合,不留瘢痕。此病变镜检的最显著特征是以巨噬细胞为主的细胞浸润,巨噬细胞有强大吞噬能力,可见胞质内含有吞噬的淋巴细胞、红细胞、伤寒杆菌及坏死组织碎屑,称为“伤寒细胞”,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若伤寒细胞聚积成团,则称为“伤寒小结”。少数患者痊愈后伤寒杆菌仍可在胆囊中继续繁殖而成为慢性带菌者。心脏、肾等脏器也有轻重不一的中毒性病变。

四、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分为4期。

1.初期:发热是最早的症状。相当于病程第1周。病多缓起,体温呈阶梯状上升,于5~7日达39.5℃或以上,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等。部分患者出现便秘或腹泻。

2.极期:相当于病程第2~3周,临床表现有发热、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肝脾肿大和皮疹等。该期的主要并发症有肠出血和肠穿孔。

3.缓解期:相当于病程第3~4周。体温开始波动下降,各种症状逐渐减轻,脾脏开始回缩,食欲好转。但本期内有发生肠出血及肠穿孔的危险,需特别提高警惕,注意限制饮食。

4.恢复期:相当于病程第4周末开始。体温恢复正常,食欲常旺盛,但体质虚弱,一般约需1个月方全康复。

五、实验室检查

1.常规化验

(1)血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偏低或正常;中性粒细胞可减少;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其消长情况可作为判断病情与疗效指征之一。

(2)尿液检查:常出现轻度蛋白尿、偶见少量管型。

(3)粪便检查:在肠出血时有血便或潜血试验阳性。少数病人当病变侵及结肠时出现粘液便和/或脓血便。

2.细菌学检查

(1)血培养:发病第1周采血阳性率可达80%以上,以后阳性率下降。对已用氯霉素的患者,可取血凝块做培养,以除去血清中所含的氯霉素及其它杀菌因子。

(2)骨髓培养:全病程均可获较高的阳性率,第1周可高达90%,且较少受抗菌药物的影响。

(3)粪培养:在第3~5周时阳性率较高,但在判断结果时,要注意排除慢性胆道带菌者。

3.肥达试验

肥达试验是辅助诊断依据。“O”抗原是伤寒沙门菌,副伤寒甲、乙的共同抗原,血清高效价“O”不能区别三个不同的病原菌感染,但三者的鞭毛抗原(“H”、“A”、“B”)不同,可以从三种的特异性抗体效价上升来判断感染的菌种。

评价肥达试验应注意以下几点:

(1)若只有“O”抗体上升,而“H”抗体不上升,可能是发病早期;相反,只有“H”抗体上升而“O”抗体不上升为不久前患过伤寒或接种伤寒菌苗,或其他发热性疾病所致的非特异回忆反应。

(2)早期应用有效抗菌药,病原体清除早,抗体效价可能不高。

(3)沙门菌D群和A群有部分的共同抗原,后者的感染可能产生“O”与“H”抗体的交叉反应。

(4)某些疾病如急性血吸虫病、败血症、结核病、风湿病、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出现假阳性。

六、治疗

病原治疗:主要是选用敏感有效的抗生素,喹诺酮类的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药敏率高,列为首选药。

第二节 细菌性痢疾

(1)病原学:病原体及其菌群

(2)流行病学:主要传播途径

(3)病理解剖

(4)临床表现:急性普通型菌痢及中毒型菌痢的临床表现

(5)鉴别诊断:急性普通型菌痢、中毒型菌痢的鉴别诊断

(6)治疗:病原治疗

(7)预防:预防措施

一、病原学

痢疾杆菌为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革兰阴性无鞭毛杆菌。分为4群: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和宋内氏志贺菌。我国多数地区多年来一直是福氏志贺菌为主要流行菌群,其次为宋内氏志贺菌。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菌痢病人和带菌者,通过消化道传播,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人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感染。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短暂而不稳定。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年龄以儿童发病率最高,其次是中青年。

三、病理解剖

菌痢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病变最为显著,严重者可累及整个结肠和回肠下段。粘膜的基本病变,急性期是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肠粘膜表面有大量的粘液血性渗出物覆盖,与坏死的肠粘膜上皮融合形成灰白色假膜,脱落后可见粘膜溃疡,病变一般局限在固有层,很少引起肠穿孔和大量的肠出血,中毒型则局部病变轻微,很少有溃疡,但全身病变重。

四、临床表现

(1)急性普通型:起病急,高热可伴有发冷寒战,继之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每天十余次到数十次,量少,脱水少见。开始为稀便,可迅速转变为粘液脓血便,左下腹压痛,肠鸣音亢进。

(2)急性中毒型:多见于儿童,起病急,病势凶险,伴全身严重毒血症症状,可迅速发生循环和呼吸衰竭,而肠道症状较轻,甚至无腹痛腹泻症状,发病24小时后可出现腹泻及痢疾样大便。分为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

五、鉴别诊断

1.急性菌痢主要和急性阿米巴痢疾鉴别如下表:

菌痢同阿米巴痢疾的鉴别

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

区别点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病原

  志贺菌

  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

流行病学

  散发或流行

  散发

潜伏期

  1~7日

  数周至数月

临床表现

  起病急,多有发热等毒血症,腹痛、腹泻较重,便次频繁,里急后重明显,左下腹压痛明显

  缓起,多无发热,腹痛轻,便次少,右下腹轻度压痛

粪便检查

  外观多呈粘液脓血便,量少,镜检可见大量脓细胞、少量红细胞及巨噬细胞

  量多,呈暗红色果酱样,有特殊臭味,红细胞多于白细胞,可见趱科雷登结晶,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

乙状结肠镜检

  主要为肠粘膜弥漫性充血、水肿、浅表溃疡

  散发性、潜形溃疡,周围红晕,溃疡间肠粘膜大多正常

2.急性普通型菌痢和中毒型菌痢的鉴别诊断:

普通型:肠道症状重、中毒症状轻

中毒型:肠道症状轻、中毒症状重

3.中毒性菌痢应与下列病症相鉴别

(1)高热惊厥:此症多见婴幼儿,既往多有高热惊厥且反复发作史,常可寻找出引起高热惊厥的病因及诱发因素。一经退热处理后惊厥即随之消退。

(2)中毒性肺炎:此种肺炎病前多有受凉史,多伴感染性休克,有肺炎症状与体征,出现较早,胸部X光片提示肺部感染证据。无典型肠道感染的临床表现。粪便(包括肛试)检查无特殊发现。

(3)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夏秋季节发生的中毒性菌痢需同乙脑相鉴别。乙脑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出现有个过程,极重型亦需2~3天,较中毒性菌痢为晚。粪便(包括肛试与灌肠)镜检无异常;细菌培养阴性。脑脊液检查呈病毒性脑膜炎改变;乙脑病毒特异性抗体IgM阳性有诊断价值。

六、治疗

病原治疗

主要是一般治疗、对症治疗和病原学治疗。选用敏感抗生素,如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由于耐药菌株增加,最好应用≥2种抗菌药物,可酌情选用磺胺类、喹诺酮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利福平等。

七、预防

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三管一灭:管好水、粪、饮食,消灭苍蝇。

3.增进人体抵抗力。

第三节 霍乱

(1)病原学:病原体及其分型

(2)流行病学:主要传播途径

(3)病理生理

(4)临床表现:典型病例的临床表现

(5)诊断:诊断方法及确诊依据

(6)治疗:补液疗法及病原治疗

(7)预防措施

一、病原学

霍乱弧菌属于弧菌科弧菌属,依其生物学性状可分为古典生物型和埃尔托生物型。菌体短小,稍弯曲,革兰染色阴性,无芽孢和荚膜,菌体尾端有鞭毛,运动极为活泼。

二、流行病学

患者和带菌者是霍乱的传染源。重症患者吐泻物带菌较多,极易污染环境,是重要传染源。轻型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更大。主要通过水、食物、生活密切接触和苍蝇媒介而传播,以经水传播最为重要。患者吐泻物和带菌者粪便污染水源后易引起局部暴发流行。通常先发生于边疆地区、沿海港口、江河沿岸及水网地区,然后再借水路、陆路、空中交通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新疫区成人发病多,而老疫区儿童发病率高。病后可获一定的免疫力。

三、病理生理

霍乱弧菌经口进入人体胃部,当胃酸缺乏或被稀释与入侵菌量较多时,弧菌即进入小肠,依其粘附因子紧贴于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在小肠的碱性环境中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的肠毒素,细菌崩解还可释出内毒素。霍乱肠毒素为分子量84kd的蛋白质,由亚单位A和B组成,不耐酸,不耐热。肠毒素借助于亚单位B与细胞膜表面的单涎酸神经节苷脂结合,使活性亚单位A进入细胞膜,A单位中具二磷酸腺苷(ADP)一核糖基转移酶活性,刺激ADP-核糖,使其转移到具有控制腺苷环化酶(AC)活性的三磷酸鸟呤核苷(GTP)结合蛋白中,使GTP酶活性受到抑制,GTP不能水解成GDP,使AC活性相对增强,促使细胞内三磷腺苷转变为环磷酸腺苷(cAMP)。cAMP浓度的急剧升高,抑制肠粘膜细胞对钠的正常吸收,并刺激隐窝细胞分泌氯化物和水,导致肠腔水分与电解质大量聚集,因而出现剧烈的水样腹泻和呕吐。

四、临床表现

潜伏期约为1~3天,短者数小时,长者5~6天。典型患者多急骤起病,少数病例病前1~2天有头昏、倦怠、腹胀及轻度腹泻等前驱症状。病程通常分为3期。

1.泻吐期

多数病人无前驱症状,突然发生剧烈腹泻,继之呕吐,少数先吐后泻,多无腹痛,亦无里急后重,少数有轻度腹痛,个别有阵发性腹部绞痛。腹泻每日10余次至数10次,甚至大便从肛门直流而出,难以计数。大便初为黄色稀便,迅速变为“米泔水”样或五色透明水样,少数重症患者可有洗肉水样便。呕吐一般为喷射性、连续性,呕吐物初为胃内食物残渣,继之呈“米泔水”样或清水样。一般无发热,或低热,共持续数小时或1~2天进入脱水期。

2.脱水期

由于剧烈吐泻,病人迅速呈现脱水和周围循环衰竭。轻度脱水仅有皮肤和口舌干燥,眼窝稍陷,神志无改变。重度脱水则出现“霍乱面容”,眼眶下陷,两颊深凹,口唇干燥,神志淡漠甚至不清。皮肤皱缩湿冷,弹性消失;手指干瘪似洗衣工手,腹凹陷如舟。当大量钠盐丢失体内碱储备下降时,可引起肌肉痛性痉挛,以腓肠肌、腹直肌最为突出。钾盐大量丧失时主要表现为肌张力减低,反射消失,腹胀,心律不齐等。脱水严重者有效循环血量不足,脉搏细速或不能触及,血压下降,心音低弱,呼吸浅促,尿量减少或无尿,血尿素氮升高,出现明显尿毒症和酸中毒。

3.反应恢复期

患者脱水纠正后,大多数症状消失,逐渐恢复正常。约三分之一患者因循环改善残存于肠腔的毒素被吸收,又出现发热反应,体温约38~39℃,持续1~3天自行消退。

五、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

发病前1周内曾在疫区活动,并与本病患者及其排泄污染物接触。

2.临床表现

具有剧烈的“米泔水”样腹泻、呕吐,严重脱水等表现者应想到本病;对于流行期间无其它原因可解释的泻吐患者应作为疑似病例处理;对离开疫区不足5天发生腹泻者也应按上述诊断。

3.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红细胞总数和血细胞比容增高,白细胞数可达(15~60)×109/L,分类计数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增多。血清钠、钾降低,输液后更明显,但多数氯化物正常,并发肾功能衰竭者尿素氮升高。

(2)细菌学检查:采集患者新鲜粪便或呕吐物悬滴直接镜检,可见呈穿梭状快速运动的细菌,涂片染色镜检见到排列呈鱼群状革兰阴性弧菌,暗视野下呈流星样运动,可用特异血清抑制。荧光抗体检查可于1~2小时出结果,准确率达90%。细菌培养可将标本接种于碱性蛋白胨增菌,后用选择培基分离,生化试验鉴定。

(3)血清学检查:抗菌抗体病后5天即可出现,两周达高峰,故病后2周血清抗体滴度1:100以上或双份血清抗体效价增长4倍以上有诊断意义。其它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杀弧菌试验也可酌情采用。

六、治疗:补液疗法及病原治疗

本病的处理原则是严格隔离,迅速补充水及电解质,纠正酸中毒,辅以抗菌治疗及对症处理。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本病列为甲类传染病,故对患者应严密隔离,至症状消失6天后,粪便培养致病菌连续3次阴性为止。对患者吐泻物及食具等均须彻底消毒。合理的补液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补液的原则是:早期、快速、足量;先盐后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钙,见尿补钾。

1.静脉补液法

静脉补液可采用5:4:1溶液,即每升液体含氯化钠5g,碳酸氢钠4g和氯化钾1g,另加50%葡萄糖20ml;或用3:2:1溶液,即5%葡萄糖3份、生理盐水2份、1.4%碳酸氢钠液1份或1/6mol/L乳酸钠液1份。输液量与速度应根据病人失水程度、血压、脉搏、尿量和血细胞比容而定,严重者开始每分钟可达50~100ml,24小时总入量按轻、中、重分别给3000~4000、4000~8000、8000~12000ml。小儿补液量按年龄、体重计算,一般轻、中度脱水以100~180ml/kg·24小时计。快速输液过程中应防止发生心功能不全和肺水肿。

2.口服补液法

霍乱患者肠道对氯化钠的吸收较差,但对钾、碳酸氢盐仍可吸收,对葡萄糖吸收亦无影口向,而且葡萄糖的吸收能促进水和钠的吸收。因此对轻、中型脱水的患者可予口服补液。口服液配方有:①每升水含葡萄糖20g、氯化钠3.5g、碳酸氢钠2.5g和氯化钾1.5g;②每升水含葡萄糖24g、氯化钠4g、碳酸氢钠3.5g、柠檬酸钾2.5g。成人轻、中型脱水初4~6小时每小时服750ml,体重不足25kg的儿童每小时250ml,其后依泻吐量增减,一般按排出1份大便给予1.5份液体计算,也可采取能喝多少就给多少的办法。重型、婴幼儿及老年患者则先行静脉补液,待病情好转或呕吐缓解后再改为口服补液。

3.病原治疗

早期应用抗菌药物有助于缩短腹泻期,减少腹泻量,缩短排菌时间。可首选四环素,成人每6小时1次,每次0.5g;小儿按40~60mg/kg/日计算,分4次口服,疗程为3~5日。对于四环素耐药株感染患者可予多西环素300mg/次顿服。其他如氟哌酸、红霉素、磺胺类及呋喃唑酮等也均有效。小檗碱不仅对弧菌有一定作用,且能延缓肠毒素的毒性,也可应用。

4.对症治疗。

5.出院标准

临床症状消失已6天,粪便隔日培养1次,连续3次阴性,可解除隔离出院。如无病原培养条件,须隔离患者至临床症状消失后15天方可出院。

七、预防措施

1.控制传染源:及时检出病人,及时隔离,对密接者严密检疫,进行粪便检查和药物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加强饮水消毒和食品管理,对病人和带菌者的排泄物进行彻底消毒,消灭苍蝇等传播媒介。

3.提高人群免疫力

第四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病原学:病原体

(2)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及流行特征

(3)发病机制:皮肤粘膜瘀点的发生机制

(4)临床表现:普通型流脑的临床表现

(5)诊断:普通型流脑的诊断依据

(6)治疗:普通型流脑病原治疗

(7)预防措施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经呼吸道传播所致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主要临床表现是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伤,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好发于冬春季,儿童发病率高。

一、病原学

脑膜炎球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该菌仅存在于人体,可白带菌者鼻咽部及病人的血液、脑脊液、皮肤瘀点中发现。

二、流行病学

带菌者和流脑病人是传染源,病人在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均有传染性,传染期多数超过发病后10天,本病隐性感染率高。通过呼吸道传播,病原菌通过咳嗽、喷嚏等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人群普遍易感,本病隐性感染率高,仅约1%为典型流脑表现。全年均可发病,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在11月到来年5月,3月到4月是高峰。人感染后可产生特异免疫力,但随人群免疫力下降及新易感者逐渐增多,使流脑呈周期性流行。

三、发病机制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与细菌数量和毒力强弱、人体防御功能有关。若免疫力低下而细菌数量多毒力较强,进入血液,形成菌血症,少数发展为败血症。败血症期间,细菌侵袭皮肤血管内皮细胞,迅速繁殖释放内毒素,作用于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引起局部出血、坏死、细胞浸润及栓塞,出现皮肤粘膜瘀点。细菌进入血循环并在其中大量繁殖,释放内毒素,使全身小血管痉挛,引起严重的微循环障碍。

四、临床表现

普通型最常见,占全部病例90%以上。前驱期仅表现上呼吸道症状。败血症期重要的体征是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开始为红色,以后为紫红色,病情严重者瘀斑迅速扩大,中央呈紫黑色坏死或大泡。脑膜炎期多与败血症期症状同时出现,除高热和毒血症状外,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烦躁不安和脑膜刺激征。经治疗后患者体温逐渐下降至正常,皮肤瘀点瘀斑消失,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五、诊断

普通型流脑的诊断主要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冬春季发病,儿童多见)、临床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点)、体征(脑膜刺激征)和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及细菌性脑脊液改变(颅压升高,脑脊液外观浑浊,白细胞升高为1×109/L,以多核细胞增高为主,蛋白质含量增高,糖核氯化物降低),细菌学检查阳性即可确诊。

六、治疗

强调早期诊断,就地治疗,尽早足量应用细菌敏感并能透过血脑屏障的杀菌药物,青霉素对脑膜炎球菌高度敏感,尚未出现耐药,作为首选药。此外,氯霉素通过血脑屏障较为容易,但使用时需要注意其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头孢菌素与青霉素疗效相似,用于不适合青霉素或氯霉素治疗的患者。

七、预防

早期发现病人,就地隔离,密切接触者应医学观察7d;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到人多拥挤的人群;菌苗预防注射制剂为脑膜炎球菌A群多糖体菌苗;对密切接触者可服用磺胺类药。

第五节 感染性休克

(1)病原学:常见致病菌

(2)发病机制:微循环障碍学说

(3)临床表现

(4)治疗:抗休克治疗原则

一、病原学

引起感染性休克的病原菌有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等。其中以革兰阴性菌多见,约占1/3,如脑膜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克雷伯菌属、类杆菌属等。亦可见于革兰阳性菌,如肺炎球菌、金黄色球菌、链球菌及梭状芽孢杆菌等。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也极易引起。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则较少见。原有糖尿病、肝硬化、恶性肿瘤、烧伤、器官移植、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放射治疗或长期留置导管等易于继发感染性休克。

二、发病机制:微循环障碍学说

微生物及毒素致机体反应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造成组织细胞损伤、功能失常,特别是循环和微循环功能障碍乃是休克发生的中心环节。

1.休克早期

休克早期由于毒素对心肌的作用,心肌收缩开始即稍有减弱,但由于外周血管扩张,心输出量减少而血管阻力亦低,故呈现为高动力型即高排低阻型暖休克。

2.休克中期

随着组织细胞、血管内皮在前述细胞因子、活性物质作用下,血管通透性明显增加,血液渗出、血浆浓缩、毛细血管外漏,血管在血小板等释放的5-羟色胺等血管活性物质作用下收缩,外周阻力增加。同时心肌抑制因子释放,使心肌收缩进一步减弱,心排血量减少,结果形成低动力型即低排高阻型冷休克。

3.休克晚期

血液浓缩、粘稠、易凝,加上病原体、毒素及细胞因子对血管内皮的直接作用,血小板的凝集及破坏,激活了内凝血系统及外凝血系统,导致先是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随着即有继发性纤溶发生发展。由于心搏出量和血压进一步降低,此时细胞受损对钙摄入与排出受阻,血管张力进一步下降,且对各种血管活性药物不起反应。为了保证心脑的血液供给,组织大量释放组织胺使皮肤、肌肉、肾、肺、肝、胃肠道等血液灌注不足。大量血液淤滞于毛细血管网,使静压增高,血浆外渗,有效循环量再度减少,这种病理生理过程终致血液动力严重改变,组织器官从功能到形态发生改变,形成多器官功能衰竭。

4.主要脏器的病理变化

(1)肺:感染性休克时肺的微循环灌注不足,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使大小肺泡不能维持一定张力,从而发生肺萎陷。当肺部发生DIC时,微血栓形成致肺组织淤血、出血,间质水肿,肺泡有透明膜形成,因而肺实变。

(2)心:休克时心肌纤维变性、坏死或断裂、间质水肿、心肌收缩力减弱,冠状动脉灌注不足,心肌缺血缺氧。亚细胞结构发生改变,肌质网摄Ca2+能力减弱,Na+-K+-ATP酶泵失活,代谢紊乱,酸中毒等可致心力衰竭。

(3)肾:休克时为保证心脑的血供,血液量重新分配.而致肾小动脉收缩,使肾灌注量减少。因此在休克早期就有少尿甚至间隙性无尿。在严重而持续性休克时,可造成肾小管坏死,间质水肿,致急性肾功衰竭。并发DIC时,肾小球血管丛有广泛血栓形成,造成肾皮质坏死。

(4)脑:脑组织需氧量很高,其糖元含量甚低,主要依靠血流不断供给。休克时脑灌注不足,星形细胞发生肿胀而压迫血管,血管内皮细胞亦肿胀,造成微循环障碍和血液流态异常而加重脑缺氧,致脑水肿。

(5)肝和胃肠:休克时易致缺氧,持久的缺氧使肝脏代谢氨基酸和蛋白质分解产物的功能受损,糖元耗竭。肝小叶中央区出现肝细胞变性、坏死。胃肠粘膜在休克各期也同样存在微循环的变化,缺血的粘膜损伤可以形成溃疡,病人表现为呕吐或血便。

三、临床表现

1.休克早期

机体应激产生大量儿茶酚胺,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呈现寒战高热,个别严重病人可有体温不升反降低之表现,血压正常或稍偏低,但脉压差小,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眼底检查可见动脉痉挛,唇指轻度发绀,神志清楚但表现有烦躁不安,呼吸深而快,尿量减少,部分患者初期可表现为暖休克。

2.休克中期

主要表现为低血压和酸中毒。收缩压下降至10.6kPa(80mmHg)以下者,呼吸表浅且快,心率快心音低钝,皮肤湿冷可见花斑,烦躁不安或嗜睡,尿量减少,表浅静脉萎陷,抽取的血液极易凝固。

3.休克晚期

可出现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DIC时表现为顽固性低血压和广泛出血,并有多脏器功能减退或衰竭的表现。急性心功能不全呼吸突然增快,紫绀。心率快、心音低钝、心律失常。心电图示心肌损害、心律紊乱和传导阻滞等改变。急性肾功能衰竭尿量明显减少或无尿,尿比重固定。血尿素氮和血钾增高。休克肺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和紫绀,吸氧不能缓解,继而节律慢而不规则,肺底可闻细小湿啰音,胸片示斑点状阴影或毛玻璃样病变。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65kPa(50mmHg)。其他脑功能障碍可致昏迷、一过性抽搐、肢体瘫痪、瞳孔、呼吸改变等。肝功衰竭引起肝昏迷、黄疸等。

四、治疗

抗休克治疗原则

1.预防

对易于并发休克的一些感染性疾病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下列征象的出现预示休克发生的可能:

(1)体温过高(>40.5℃)或过低(<36℃);

(2)非神经系统感染而出现神志改变,如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

(3)呼吸加快伴低氧血症,和(或)代谢性酸中毒,而胸部X线摄片无异常发现;

(4)收缩压<90mmHg或体位性低血压;

(5)心率增快、与体温升高不平行,或出现心律失常;

(6)不明原因的肝肾功能损害等。

2.治疗

休克的治疗应是综合性的,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针对休克的病理生理给予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调整血管舒缩功能,消除红细胞凝集,防止微循环淤滞以及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等。

(1)原发病的治疗应积极迅速控制感染。

(2)抗休克治疗

①补充血容量:补充血容量是治疗抢救休克最基本而重要的手段之一。

②纠正酸中毒:休克时都有酸中毒,合并高热时更严重。一般采用4%~5%碳酸氢钠,用量为轻度休克400ml/d,重症休克600~900ml/d,可根据血液pH值的变化来加以调整用量。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易透入细胞内,有利于细胞内酸中毒的纠正,具有不含钠离子和渗透性利尿等作用,适用于需限钠的患者。常用量3.63%THAM 0.6ml/kg可提高CO2CP1vol%。

③防治微循环淤滞,防止血小板和红细胞的凝集,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3)维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4)其它

根据生物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的作用机制,目前已试用抗类脂A单克隆抗体(鼠Eλ)(λHAIA)及抗-TNF单抗,在治疗感染性休克中均收到一定效果。

复习题

1.流脑发生的皮肤淤点病理基础是( )

A.血管脆性增加

B.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消耗

C.广泛血管内凝血

D.细菌及内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

E.细菌外毒素引起小血管栓塞性炎症

答案:D

2.在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中哪项是最基本的( )

A.补充血容量

B.纠正酸中毒

C.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D.维护重要脏器功能

E.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

答案:A

3.关于判断组织器官灌流不足,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

A.神志淡漠

B.皮肤苍白

C.收缩压<90mmHg

D.中心静脉压6~8cmH2O(0.59~0.78kPa)

E.尿量<30ml/h

答案:D

4. 7岁男孩,持续发热两周,体温39℃,腹泻3~5次。日,稀便,肝大肋下2.0cm,脾大1.0cm,血白细胞1.5×109/L,中性60%,杆状10%,淋巴30%,肥达反应“O”1∶80,“H”1∶160,ALT210单位(正常<40单位),最可能的诊断为( )

A.乙型肝炎

B.疟疾

C.伤寒

D.钩体病

E.肾综合征出血热

答案:C

(5-7题公用题干)

某男生吃水果后出现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体温38.5℃,化验血常规白细胞10×109/L,S90%,L10%,便常规:脓液(++),红细胞6个/HP,白细胞10个/HP,

5.该病人最可能诊断( )

A.细菌性痢疾

B.病毒性肠炎

C.肠伤寒

D.霍乱

E.食物中毒

答案:A

6.该病人应进一步作哪些检查( )

A.便培养

B.腹平片

C.血气分析

D.胸片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7.针对该病人如何选用抗生素( )

A.青霉素

B.头孢菌素

C.氨基糖甙类类抗生素

D.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E.喹诺酮类抗生素

答案:E

8.男性,30岁,2天前曾与剧烈腹泻米泔水样物病人共同进餐。1天前突然剧烈腹泻,呕吐,清水样,无腹痛,检BP12/8kPa,P100次/分,体温36.8℃,脱水外观,腓肠肌痉挛性痛,化验血液浓缩,便常规:少量粘液和白细胞,最可能的诊断是( )

A.食物中毒

B.霍乱

C.菌痢

D.病毒性胃肠炎

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9.男性,25岁,因食不洁食物后出现剧烈的呕吐和腹泻,同时伴有头晕,四肢湿冷,血压60/40mmHg,P100次/分。最主要的处置是( )

A.补液

B.升压剂

C.强心

D.利尿

E.抗生素

答案:A

10.霍乱与其他细菌引起的腹泻,最主要的鉴别点( )

A.流行病学史

B.有无腹痛及里急后重

C.有无“米泔水”样粪便

D.有无严重的脱水表现

E.细菌学检查结果

答案:E

11.男性,72岁,突然,出现高烧(>39℃)寒战,头痛,心慌气短,查:T39℃,P110次/分,BP80/50mmhg,四肢湿冷,心肺未见异常,肛门周围红肿。血白细胞,20×109/L,最确切的诊断是( )

A.痔疮

B.感染性休克

C.化脓性脑膜炎

D.心脏病

E.以上均不是

答案:B

12.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 )

A.呼吸道

B.消化道

C.虫媒传播

D.血液

E.接触传播

答案:B

13.细菌性痢疾的病变部位主要是( )

A.乙状结肠、直肠

B.空肠

C.回肠

D.十二指肠

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4.在霍乱的临床表现中哪项是错误的( )

A.寒战、高热、急性起病

B.先泻后吐

C.无痛性腹泻

D.“米泔水”样吐泻物

E.严重者有痛性肌肉痉挛

答案:A

15.确诊伤寒最可靠的依据是( )

A.发热、中毒症状、白细胞减少

B.血培养阳性

C.粪便培养阳性

D.胆汁培养阳性

E.肥达反应阳性

答案:B

16.伤寒病理学的主要特点是( )

A.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B.心肌坏死

C.骨髓受抑制

D.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

E.肝细胞广泛坏死

答案:D

17.有脱水休克的霍乱病人,其补液原则是( )

A.迅速补充糖盐水,纠正酸中毒,尿量增多后补钾。

B.迅速补充糖盐水,加用激素和血管收缩药以提高血压

C.先补糖后补盐,先快后慢,纠酸补钾

D.先补盐后补糖,先快后慢,纠酸补钾

E.口服足量液体

答案:D


纠错留言 | 网站导航 | 站内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站长
Copyright©2006-2025 病理学园地*Pathology Information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