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园地
您的位置:首页 > 执业医师考试 > 理论要点 > 内科学

理论要点之内科学:糖尿病与低血糖症

第一节 糖尿病

概念: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引起的,导致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异常。

病因和分型:

(一)1型糖尿病

(二)2型糖尿病

(三)其它特殊类型——原因明确

(四)妊娠糖尿病(GDM)

(一)1型糖尿病

(1)免疫学异常:出现自身抗体。

GAD(谷氨酸脱羧酶自身抗体):最敏感、特异性强、持续时间长

ICA(胰岛细胞自身抗体)

IAA(胰岛素自身抗体)

IA-2,IA-2β(酪氨酸磷酸酶样蛋白抗体)

(2)进行性胰岛β细胞功能丧失

(3)最终需用胰岛素控制代谢紊乱和维持生命

(二)2型糖尿病

1.发病机制——4个阶段

(1)遗传易感性

(2)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的功能缺陷

胰岛素分泌异常:早期分泌相减弱或缺失,第二时相分泌高峰延迟。

(3)糖耐量减低(IGT)和空腹糖调节受损(IFG)

(4)临床糖尿病

2.特征:

(1)多见于成人,但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2)症状变化多样,半数可无症状

(3)诊断时常已存在并发症

(4)很少自发发生DKA,但在应激时可出现

(5)多数不需胰岛素维持生命,但在一定阶段需用胰岛素控制代谢紊乱。

(三)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

1.MODY(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

(1)高度异质性的单基因遗传病

(2)临床特征:

3代以上家族史,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

发病年龄小于25岁

无酮症倾向,至少5年内不需要胰岛素治疗

空腹C肽≥0.3nmol/L,葡萄糖刺激后≥0.6

2.线粒体tRNALeu基因突变糖尿病

母系遗传,即女性患者的子女患病

神经性耳聋

发病早,B细胞功能逐渐减退,自身抗体阴性

可有其它神经、肌肉表现

(四)妊娠糖尿病

定义:妊娠过程中初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耐量异常,即为妊娠糖尿病。

妊娠结束后6周以上,根据血糖情况再分类。大部分GDM患者分娩后血糖恢复正常。

区别:糖尿病合并妊娠

GDM评判标准:

静脉血浆葡萄糖

50g葡萄糖筛查试验

100g葡萄糖筛查试验

空腹

--

5.3mmol/l95mg/dl

1小时

*7.2mmol/l130mg/dl

10.0mmol/l180mg/dl

2小时

--

8.6mmol/l155mg/dl

3小时

--

7.8mmol/l140mg/dl

二、临床表现

(1)代谢紊乱症群:“三多一少”,症状为多尿、多饮、多食和体重减轻。常伴有软弱、乏力。许多病人有皮肤瘙痒。

(2)并发症的表现:如各种感染、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等。

(3)反应性低血糖: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

(4)无症状,体检或手术前发现血糖高(约占新发者的50%)

急性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2)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3)乳酸酸中毒

(4)低血糖昏迷

(5)感染:

皮肤感染:疖、痈、真菌感染

真菌性阴道炎

肺结核

泌尿系感染

肾乳头坏死

慢性并发症

(1)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脑血管病、肾动脉硬化及肢体动脉硬化-下肢疼痛、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甚至肢体坏疽。

(2)微血管病变:管腔直径小于100微米以下的毛细血管以及微血管网的病变。

典型改变: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

受累组织:视网膜、肾、神经、心肌

微血管并发症

1.糖尿病肾病

(1)病程10年以上,是1型患者主要死亡原因

(2)3种病理类型:

结节性肾小球硬化:高度特异性

弥漫性肾小球硬化:无特异性,最常见,对肾功能影响最大

渗出性病变:无特异性

(3)糖尿病肾病分期:5期

(4)诊断:UAE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

增加尿蛋白排泄的因素:

(1)泌尿系统感染

(2)严重高血压

(3)心衰

(4)发热

(5)运动

(6)短时间内的高血糖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I期:肾脏体积增大,肾小球滤过率升高

II期:基底膜增厚,AER正常,但运动后升高

III期:早期肾病,UAER 20-200μg/min(正常<10μg/min)

IV期:临床肾病

AER>200μg/min,即>300mg/24hr,相当于尿蛋白总量>0.5g/24hr

V期:尿毒症期,多数肾单位闭锁,AER降低,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压升高。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年以上出现,失明的主要原因

I期:微血管瘤,出血

II期:微血管瘤,硬性渗出

III期:棉絮壮软性渗出

IV期:新生血管形成,玻璃体出血

V期:机化物增生

VI期:视网膜脱离,失明

I、II、III期为背景性视网膜病变(背景期)

IV V VI期增值性病变(增值期)

3.神经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最常见,对称性

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轻瘫、糖尿病膀胱

运动神经受累:肌无力、肌萎缩、瘫痪

脑神经病变:多为单神经病变,动眼神经和展神经麻痹

4.糖尿病心肌病:心肌广泛灶性坏死,有心脏微血管病变和心肌代谢紊乱引起

5.糖尿病足:与下肢远端神经异常和不同程度的周围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

三、实验室检查

(一)尿糖测定:不能作为诊断指标

(二)血葡萄糖测定:

静脉血浆血糖是确诊指标

血糖测定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情况的主要指标

(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适应症:血糖高于正常但未达到诊断标准者

方法:75克无水葡萄糖,0和120分钟取血测血糖

(四)糖化血红蛋白(HbA1)测定:常用HbA1c

正常人群的水平为4-6%

反映了取血前8-12周的血糖总水平,是糖尿病控制情况的监测指标

不是诊断依据

(五)胰岛素和C肽测定

30~60分钟上升至高峰,3~4小时恢复到基础水平

了解胰岛β细胞功能和指导治疗

不作为诊断糖尿病的依据

四、诊断标准

糖尿病症状+任意血糖≥11.1mmol/L或空腹血糖(FPG)≥7.0mmol/L或OGTT试验中,2hPG水平≥11.1mmol/L。

若无症状,仅一次血糖值达标者须在另一天复测核实。

诊断标准   

空腹(mmol/L

  

服糖后2h mmol/L

糖尿病(DM

≥7.0

和(或)

≥11.1

糖耐量减低(IGT

7.0

7.811.0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

6.16.9

7.8

五、治疗

1.原则:早期、长期、综合和措施个体化。

2.要点: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

3.治疗措施:以饮食治疗和合适的体育锻炼为基础,根据病情选用药物治疗。

饮食治疗和体育锻炼是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

4.目标:恢复至理想体重的±5%

六、口服药物治疗

磺脲类、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餐时血糖调节剂)、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TZD)类药物

(一)磺脲类(SUs)

1.降糖机理:促胰岛素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2.适应证:饮食和锻炼基础上无急性并发症的T2DM

3.禁忌证:1型糖尿病;2型并严重感染、酸中毒、肝肾功不全合并妊娠以及大手术等应激情况。

4.原发失效和继发失效

5.副作用:

低血糖

消化道反应、肝功能损害、白细胞减少

皮肤瘙痒、皮疹等

磺脲类

剂量范围(mg

作用时间(h

服药次数

适用

格列本脲

1.25-15

20-24

1-2

重症

格列齐特

80-240

10-15

1-2

老年人

格列吡嗪

2.5-30

6-12

2-3

餐后高血糖

格列吡嗪缓释片

5-20

24

1

缓和、方便

格列喹酮

30-180

8

2-3

轻中度肾损害

格列美脲

1-4

24

1

缓和、方便

(二)非磺脲类促胰岛素分泌剂

1.作用机制:促进胰岛素分泌(依赖葡萄糖水平)

2.作用特点: 起效快,时间短

3.种类:瑞格列奈 那格列奈

4.适用症:2型糖尿病,轻中度肾功能不全仍可使用

5.禁忌症:同磺脲类,不适于与磺脲类药物合用

(三)双胍类

1.作用机制:

增加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抑制糖异生及糖元分解

血糖正常时无降糖作用,不引起低血糖

2.适应证:同磺脲类,尤其是肥胖者的首选药物

3.禁忌证:

DKA、急性感染、心衰、肝肾功能不全

缺血缺氧性疾病患者和孕妇

4.副作用:

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

促进无氧糖酵解-产生乳酸

(四)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1.作用机制:抑制α葡萄糖苷酶,延缓肠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

2.种类:阿卡波糖 ,伏格列波糖

3.适应症:T2DM,尤其是空腹血糖正常(或轻度上升)而餐后高血糖的病人

4.禁忌症: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胃肠功能紊乱、孕妇

(五)胰岛素增敏剂-格列酮类

1.作用机理:改善胰岛素抵抗

2.种类:罗格列酮,匹格列酮

3.适用症:2型糖尿病

4.不良反应:贫血、水肿和体重增加

5.禁忌症:同磺脲类, 不适于有心衰危险或肝病的患者

七、胰岛素治疗

1.适应证

1型糖尿病、继发性糖尿病

糖尿病合并严重急、慢性并发症

合并重症感染、心脑血管意外

手术

妊娠和分娩

降糖药治疗无效

2.不良反应

胰岛素抗药性

低血糖

过敏

黎明现象: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一段时间出现高血糖,机制为胰岛素拮抗激素分泌增多。

Somogyi效应:夜间曾有未被察觉的低血糖,导致体内升血糖的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

3.预防

一级:避免发病

二级:及早检出并有效治疗

三级:延缓和(或)防治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

为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之一,内科常见急症

1.诱发因素:

1型患者有自发倾向

2型患者多有诱因

(1)感染

(2)胰岛素减量或停用

(3)饮食不当

(4)手术、创伤

(5)妊娠和分娩

2.病生理

(1)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脂肪酸 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超过肝外组织的氧化能力

(2)严重失水

(3)电解质平衡紊乱

(4)携氧系统失常

(5)循环衰竭、肾功能障碍和中枢神经功能障碍

3.临床表现

多尿,极度烦渴、乏力

恶心、呕吐、食欲减退

深大呼吸、呼气中烂苹果味(丙酮)

脱水的表现:尿少、皮肤弹性差、血压下降、嗜睡、昏迷

头痛、腹痛,可酷似急腹症。

感染等诱发因素的表现。

4.实验室检查和诊断

(1)实验室检查

尿糖、尿酮体强阳性

血糖:16.7-33.3mmol/L

血pH值<7.35,CO2结合力下降

血WBC:升高,不一定合并感染

(2)诊断:症状+实验室检查

5.治疗

(1)补液:首要、关键措施

补液量:通常为体重10%

方法:静脉+胃肠道

(2)胰岛素治疗

小剂量胰岛素治疗:0.1U/kg.h

定期监测

(3)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轻症(PH>7.1)不必补碱

血钾不高,尿量>40ml/L开始补钾

(4)去除诱因和防治并发症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内科急症

多见于老年人

2/3患者发病前无糖尿病史

死亡率高

1.诱发因素

感染

胰腺炎、胃肠炎

脑血管意外

肾脏疾患

糖皮质激素

噻嗪类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等

3.临床表现

多尿、多饮、食欲减退

精神症状:嗜睡、幻觉、定向障碍

抽搐、昏迷

显著失水甚至休克,而无酸中毒样深大呼吸

4.实验室检查和诊断

(1)实验室检查

血糖:>33.3mmol/L(600mg/L)

尿酮体:阴性

血钠:升高,超过155mmol/L

血浆渗透压升高:超过350mmol/L,2×(NaK)+Glu+BUN

血浆有效渗透压:超过320mmol/L,2×(NaK)+Glu

(2)诊断

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

5.高渗昏迷的治疗

(1)补液:严重失水,超过体重的12%

生理盐水,同时胃管注水

血糖<250mg时,换用5%葡萄糖

(2)应用胰岛素

(3)补钾:见尿补钾

(4)防治脑水肿、治疗诱发因素

(5)对症治疗

第二节 低血糖症

1.定义:血糖<2.8mmol/L而导致脑细胞缺糖的临床综合征

2.诊断:Whipple 三联征

血糖的症状和体征

血糖在2.8mmol/L(50mg/dl)以下

血糖正常后症状缓解

3.病因:

胰岛细胞腺瘤(最常见)

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严重肝病

应用降糖药物

2型糖尿病

4.临床表现

自主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出汗,心慌,手抖,饥饿等)

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头晕,意识模糊,甚至直接进入昏迷状态)

5.治疗

避免诱因的出现,加强合理用药

低血糖发作的处理:口服或静脉注射葡萄糖

病因治疗


纠错留言 | 网站导航 | 站内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站长
Copyright©2006-2025 病理学园地*Pathology Information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