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园地
您的位置:首页 > 执业医师考试 > 理论要点 > 内科学

理论要点之内科学: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变化

【考纲要求】呼吸频率变化及临床意义、呼吸深度变化及临床意义、呼吸节律变化及临床意义。

【考点纵览】注意呼吸频率、深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掌握呼吸节律变化的临床意义。

一、呼吸频率变化,呼吸深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1.呼吸频率变化及临床意义

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18次/分,呼吸与脉搏之约为1:4。新生儿呼吸约44次/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慢。常见的呼吸频率改变有:

(1)呼吸过速: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为呼吸过速。可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心力衰竭等;一般体温升高1℃,呼吸大约增加4次/分。

(2)呼吸过缓: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呼吸浅慢见于麻醉剂或镇静剂过量及颅内压增高等

2.呼吸深度变化及临床意义

(1)呼吸浅快:见于呼吸肌麻痹、严重鼓肠、腹水和肥胖等,以及肺部疾病如肺炎、胸膜炎、胸腔积液和气胸等。

(2)呼吸深快:见于剧烈运动时,因机体供氧量增加需要增加肺内气体交换。当情绪激动或过度紧张时,也可出现呼吸深快,并有过度通气现象,PaC02降低,引起呼吸性碱中毒。

(3)呼吸深慢(Kussmaul呼吸):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时,可出现深而慢的呼吸,此因细胞外液碳酸氢根不足,pH降低,通过肺脏排出C02,进行代偿,以调节细胞外液酸碱平衡,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酸中毒等。

二、呼吸节律变化及临床意义

正常成人静息状态下,呼吸的节律基本上是均匀而整齐的。在病理状态下,可出现呼吸节律改变:

1.潮式呼吸(Cheyne-Stokes呼吸)

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后,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象潮起潮落一般,大海涨潮一天两次)。潮式呼吸周期可长达30秒~2分钟,暂停期可持续5~30秒,需要较长时间才可观察到这种周期性呼吸。

2.间停呼吸(Biots呼吸)

表现为有规律的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周而复始。

以上两种周期性呼吸节律变化的机制是由于呼吸中枢的兴奋性降低,使调节呼吸的反馈系统失常,只有在严重的缺氧和二氧化碳积聚到一定的时候,才能有效刺激呼吸中枢,进入到下一个呼吸周期。潮式呼吸也可出现在有些老年人深睡时,提示脑动脉硬化、中枢神经供血不足。

临床意义:多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炎、脑膜炎、颅内高压及某些中毒,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巴比妥中毒等。间停呼吸较潮式呼吸更为严重,预后不良,常发生在临终前。

3.抑制性呼吸

指胸部发生剧烈疼痛所致的吸气相突然中断,呼吸运动短暂地突然受到抑制的一种呼吸,患者表情痛苦,呼吸较正常浅而快。常见于急性胸膜炎、胸膜恶性肿瘤、肋骨骨折及胸部外伤等。

4.叹息样呼吸

一段正常呼吸节律中插入一次深大呼吸,常伴有叹息声。多为功能性改变,见于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或抑郁症。


纠错留言 | 网站导航 | 站内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站长
Copyright©2006-2025 病理学园地*Pathology Information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