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园地
您的位置:首页 > 执业医师考试 > 理论要点 > 妇产科学

理论要点之妇产科学:女性生殖器肿瘤

  第一节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又称为子宫体癌。为女性生殖道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多见于老年妇女,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的20%~30%,近年来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在某些欧美国家,其发生率已占妇科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在我国其发生率也明显上升。

  一、发病相关因素
(1)雌激素长期持续增高:子宫内膜长期受雌激素刺激而无孕酮拮抗,可能导致内膜癌的发生。
内源性雌激素:无排卵性功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卵巢瘤等合并存在。
外源性雌激素:是指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时使用的雌激素。随着选用雌激素剂量的增加和使用时间的延长,危险性增加。
(2)常伴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3)体质因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未婚、少产是内膜癌的高危因素,为宫体癌综合征。内膜癌患者绝经年龄平均晚6年。
(4)遗传因素:家族内膜癌、乳癌、结肠癌史。

  二、癌前病变
内膜不典型增生过长分为轻、中、重3度。内膜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分为Ⅰ级、Ⅱ级和Ⅲ级。CINⅢ级:子宫内膜重度不典型增生及内膜原位癌。

  三、病理类型
(1)腺癌:占80%~90%.Ⅰ级(高度分化癌):常局限于子宫内膜;Ⅱ级(中度分化癌):分化稍差,腺体轮廓欠清晰,部分为实性癌块;Ⅲ级(低度分化或未分化癌):分化极差,腺体结构消失,实性癌块为主。
(2)腺角化癌(腺棘皮癌):腺癌中含成团分化良好的良性鳞状上皮。
(3)鳞腺癌:含有腺癌和鳞癌两种万分。
(4)透明细胞癌:管状结构,内衬透明的鞋钉状细胞。

  四、转移途径
内膜癌生长较缓慢,局限在内膜的时间较长。转移途径主要为直接蔓延、淋巴转移,晚期有血行转移。
(1)直接蔓延:癌灶沿子宫内膜蔓延生长上至输卵管,下至宫颈管及阴道。经肌层浸润至浆膜面而延至输卵管、卵巢。广泛种植在盆腔腹膜、直肠子宫凹陷及大网膜。
(2)淋巴转移:淋巴转移为内膜癌的主要转移途径。转移途径与癌灶生长部位有关,向上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子宫颈受累时与宫颈癌的淋巴转移途径相同(宫旁、髂内、髂外、髂总淋巴结)。子宫后壁癌灶可沿宫骶韧带扩散到直肠淋巴结。
(3)血行转移:晚期经血行转移至肺、肝、骨等处。

  五、分期
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FIGO,2000)

分期

肿瘤范围

Ⅰ期

癌局限于宫体

ⅠA

癌局限在子宫内膜

ⅠB

侵犯肌层≤1/2

ⅠC

侵犯肌层>1/2

Ⅱ期

癌扩散至宫颈,但未超越子宫

ⅡA

仅累及宫颈管腺体

ⅡB期

侵润宫颈间质

Ⅲ期

癌局部或(和)区域转移

ⅢA

癌侵犯浆膜和(或)附件,和(或)腹水含癌细胞,或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

ⅢB

癌扩散到阴道

ⅢC

癌转移至盆腔和(或)腹主动脉淋巴结

ⅣA期

癌侵犯膀胱粘膜和(或)直肠粘膜

ⅣB期

远处转移(不包括阴道、盆腔粘膜、附件以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但包括腹腔内其他淋巴结转移)

  六、临床表现
(1)症状:早期无明显症,一旦出现症状则多表现为:
阴道流血:不规则阴道流血;绝经后持续或间歇性流血;未绝经者则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阴道排液:浆液血性白带或脓血性排液,有恶臭。
晚期症状:疼痛、贫血、消瘦、恶病质、发热及全身衰竭等。
(2)体征:早期妇科检查可无明显异常,或有子宫明显增大、软,可合并宫腔积液或积脓。晚期子宫固定或盆腔扪及不规则肿块

  七、诊断
(1)病史:注意本病的高危因素如老年、肥胖、绝经延迟、不孕或不育等病史,并需询问家族肿瘤史。
(2)临床表现:根据上述症状、体征即可疑为子宫内膜癌,需进行进一步检查。
(3)分段刮宫:确诊内膜癌最常用最可靠的方法。先用小刮匙环刮宫颈管,再进宫腔搔刮内膜,取得的刮出物分瓶标记送病理检查。
(4)B型超声检查:(了解内膜厚度)极早期时见子宫正常大,仅见官腔线紊乱、中断。典型内膜癌声像图为子宫增大或绝经后子宫相对增大,宫腔内见实质不均回声区,形态不规则,宫腔线消失,有时见肌层内不规则回声紊乱区,边界不清,可作出肌层浸润程度的诊断。
(5)其他辅助诊断方法
细胞学检查:用特制的宫腔吸管或官腔刷放入宫腔,吸取分泌物找癌细胞,阳性率达90%。此法作为筛查,最后确诊仍须根据病理检查结果。
官腔镜检查:可直视官腔,若有癌灶生长,能直接观察病灶大小、生长部位、形态,并可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

  八、鉴别诊断
应与下列疾病鉴别:绝经过渡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绝经过渡期功血)、老年性阴道炎、子宫粘膜下肌瘤或内膜息肉、原发性输卵管癌、老年性子宫内膜炎合并官腔积脓、宫颈管癌、子宫肉瘤。

  九、治疗
(1)手术治疗:为首选的治疗方法,尤其对早期病例。Ⅰ期患者应行扩大(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及双侧附件切除术。Ⅱ期应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及双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2)手术加放射治疗:Ⅰ期患者腹水中找到癌细胞或深肌层已有癌浸润,淋巴结可疑或已有转移,手术后均需加用放射治疗。Ⅱ、Ⅲ期患者根据病灶大小,可在术前加用腔内照射或体外照射。放疗结束后1~2周内进行手术。体外照射结束4周后进行手术。
(3)放射治疗:腺癌虽对放射线不敏感,但在老年或有严重合并症不能耐受手术与Ⅲ、Ⅳ期病例不宜手术者均可考虑放射治疗,仍有一定效果。放疗应包括腔内照射及体外照射。
(4)孕激素治疗:对晚期或复发癌患者、不能手术切除或年轻、早期、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均可考虑孕激素治疗,用药剂量要大,对分化好、生长缓慢、雌孕激素受体含量高的内膜癌,孕酮治疗效果较好。副反应较轻,但可引起水钠潴留、浮肿、药物性肝炎等,停药后逐渐好转。
(5)抗雌激素制剂治疗:他莫西芬10~20mg,每日口服2次,长期或分疗程应用。他莫西芬有促使孕激素受体水平升高的作用,副反应有潮热、畏寒、急躁等类似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表现;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下降;其他副反应可有头晕、恶心、呕吐、不规则阴道少量流血、闭经等。
(6)化疗:晚期不能手术或治疗后复发者可考虑使用化疗,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阿霉素、氟尿嘧啶(5-FU)、环磷酰胺(CTX)、丝裂霉素(MMC)等。

  十、预防
病因仍不清楚。减少内膜癌发生的预防措施是:普及防癌知识,定期进行防癌检查;注意高危因素,重视高危患者;掌握使用雌激素的指征;更年期月经紊乱或绝经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者,应先除外内膜癌。
例题:
1.子宫内膜癌最多见的病理类型是
A.腺角化癌
B.腺癌
C.透明细胞癌
D.鳞腺癌
E.鳞癌
答案:B
2.女性,58岁,绝经10年,阴道流血伴流液2个月就诊,行分段诊刮,诊断为子宫内膜癌Ⅰ期,首选治疗方案为
A.腔内放射治疗
B.盆腔外照射治疗
C.子宫全切术
D.扩大子宫全切术及双附件切除术
E.子宫广泛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答案:D
试题点评:子宫内膜癌首选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Ⅰ期患者子宫次根治手术及双侧附件切除术,Ⅱ期应行子宫广泛切除术及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经产妇,62岁。绝经11年,阴道反复流血4个月就诊。查体:肥胖,一般情况好,血压20/14 kPa(150/105 mmHg)。妇科检查:阴道少许血液,宫颈光滑,子宫正常大,双附件正常。
3.最可能的诊断是
A.子宫颈癌
B.老年性子宫内膜炎
C.子宫内膜息肉
D.老年性阴道炎
E.子宫内膜癌
答案:E
4.下列哪项是首选的辅助检查
A.经阴道B超检查
B.阴道镜检查
C.阴道涂片细胞学检查
D.腹腔镜检查
E.后穹窿穿刺检查
答案:A
5.确诊的最佳方法是
A.官腔涂片细胞学检查
B.宫颈管细胞学检查
C.宫颈活检
D.子宫内膜活检
E.子宫分段诊刮活检
答案:E
试题点评:难,子宫内膜癌确诊的最可靠方法是分段诊刮,但应行B超了解内膜厚度有无赘生物。
6.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
A.手术治疗
B.手术、放射联合治疗
C.放射治疗
D.激素治疗
E.化学治疗
答案:A
7.按现行(FIG0,1988)的子宫内膜癌手术分期标准,Ⅱb期是
A.侵犯肌层>1/2
B.累及宫颈粘膜腺体
C.侵犯宫颈间质
D.侵犯子宫浆膜层
E.盆腔淋巴结或阴道转移
答案:C
8.女性,65岁,绝经6年,少量阴道流血2周。妇科检查:宫颈正常,子宫如妊娠6周大,稍软,双附件正常。本例确诊方法是
A.B超
B.宫颈刮片
C.腹腔镜
D.分段诊刮
E.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
答案:D
试题点评:子宫内膜癌确诊靠子宫内膜分段诊刮。
9.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Ⅱa期是指
A.病变侵犯肌层>1/2
B.累及宫颈粘膜腺体
C.侵犯宫颈间质
D.病变侵犯浆膜和(或)附件
E.癌累及阴道上1/3段
答案:B
58岁,绝经8年,不规则阴道流血2周,5年前普查发现子宫肌瘤,高血压10余年治疗中,查体肥胖。妇检:子宫如妊娠8周,稍软,轻压痛。宫颈轻度糜烂,B型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厚而不规则。
10.为明确诊断,最常用的方法是
A.宫颈活检
B.阴道镜检查
C.分段诊刮
D.腹腔镜检查
E.血清肿瘤标志物测定
答案:C
11.最可能的诊断是
A.粘膜下肌瘤
B.子宫内膜癌
C.宫颈癌
D.子宫肉瘤
E.子宫内膜息肉
答案:B
12.经病理确诊后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手术治疗
B.化学治疗
C.放射治疗
D.抗炎治疗
E.中医药治疗
答案:A
试题点评:患者虽有子宫肌瘤病史,但绝经后肌瘤将变小萎缩,此患者绝经8年阴道不规则出血,查体子宫大且软,B型超声显示子宫内膜厚而不规则,考虑子宫内膜癌,应行分段诊刮后送病理确诊,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

第二节 卵巢肿瘤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因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卵巢恶性肿瘤的5年存活率仍较低,死亡率居妇癌首位,已成为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一种肿瘤。

  一、组织学分类
1.体腔上皮性肿瘤 占原发性卵巢肿瘤的50%~70%,其恶性类型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5%~90%.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若向输卵管上皮分化,形成浆液性肿瘤;向宫颈粘膜分化,形成粘液性肿瘤;向子宫内膜分化,形成子宫内膜样肿瘤。
2.生殖细胞肿瘤 占卵巢肿瘤的20%~40%。生殖细胞来源于生殖腺以外的内胚叶组织。生殖细胞有发生所有组织的功能。未分化者为无性细胞瘤、胚胎癌,向胚胎结构分化为畸胎瘤,向胚外结构分化为内胚窦瘤、绒毛膜癌。
3.特异性性索间质肿瘤 约占卵巢肿瘤的5%。性索间质来源于原始体腔的间叶组织,可向男女两性分化。性索向上皮分化形成颗粒细胞瘤或支持细胞瘤;向间质分化形成卵泡膜细胞瘤或间质细胞瘤。此类肿瘤常有内分泌功能,故又称功能性卵巢肿瘤。
4.转移性肿瘤 占卵巢肿瘤的5%~10%。其原发部位常为胃肠道、乳腺及生殖器官。

  二、病理
1.卵巢上皮性肿瘤
发病年龄多为30~60岁。有良性、恶性和交界性之分。交界性肿瘤是指上皮细胞有增殖活跃及核异型,表现为上皮细胞层次增加,但无间质浸润,是一种低度潜在恶性肿瘤。
(1)浆液性囊腺瘤:肿瘤多为单侧,表面光滑,囊性,壁薄,充满淡黄色清澈液体;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囊腺癌:卵巢恶性肿瘤中最常见,占40%~50%,多为双侧,半实质性,多房,腔内充满乳头、质脆、出血,囊液混浊。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与浆液性囊腺癌的预后不同,5年存活率前者达90%以上,而后者仅20%~30%。
(2)粘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良性肿瘤的20%。多为单侧,体积较大或巨大。多房,充满胶冻样粘液,少有乳头生长,偶可自行穿破;交界性粘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癌占恶性肿瘤的10%,单侧多见,预后较浆液性囊腺癌好。
(3)卵巢内膜样肿瘤:良性卵巢内膜样肿瘤比较少见。交界性瘤很少见。恶性者为卵巢内膜样癌,约占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10%~24%.镜下特点与子宫内膜癌十分相似,常并发子宫内膜癌。
2.卵巢生殖细胞肿瘤
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青春期前的发生率占60%~90%。
(1)畸胎瘤:成熟畸胎瘤属良性,又称皮样囊肿。占生殖细胞肿瘤85%~97%,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20~40岁居多,成熟囊性畸胎瘤恶变率为2%~4%,多发生于绝经后妇女;未成熟畸胎瘤是恶性肿瘤。复发及转移率均高。但复发后再次手术,可见肿瘤组织有自未成熟向成熟转化的特点,即恶性程度的逆转现象。
(2)无性细胞瘤:中度恶性的实性肿瘤,好发于青春期及生育期妇女,镜下见圆形或多角形大细胞,细胞核大,胞浆丰富,放疗特别敏感。纯无性细胞瘤的5年存活率可达90%。
(3)内胚窦瘤:与人胚的卵黄囊相似,又名卵黄囊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产生甲胎蛋白,故患者血清AFP浓度较高,是诊断及治疗监护的重要标志物,预后差。
3.卵巢性索间质肿瘤:来源于原始性腺中的性索及间质组织。
(1)颗粒细胞瘤:为低度恶性肿瘤,高峰年龄为45~55岁。能分泌雌激素,故有女性化作用。青春期前可出现假性性早熟,生育年龄患者出现月经紊乱,绝经后患者则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常合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可发生腺癌。
(2)卵泡膜细胞瘤:有内分泌功能的卵巢实性肿瘤,能分泌雌激素,有女性化作用。为良性肿瘤,合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甚至子宫内膜癌。卵泡膜细胞瘤少见,预后好。
4.卵巢转移性肿瘤
任何部位的原发性癌均可能转移到卵巢。常见的原发性癌有乳腺、胃、结肠、生殖道、泌尿道以及其他脏器等,占卵巢肿瘤的5%~10%.库肯勃瘤为转移性腺癌,原发部位为胃肠道;为双侧性,中等大小,保持卵巢原状或呈肾形;无粘连,实性,胶质样,多伴腹水;镜下典型的印戒细胞,含粘液,预后差。

  三、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要点及鉴别诊断
1.卵巢良性肿瘤
发展缓慢。早期肿瘤较小,多无症状,往往在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肿瘤增至中等大时,常感腹胀或腹部扪及肿块,逐渐增大。块物边界清楚。妇科检查在子宫一侧或双侧触及球形肿块,囊性或实性,表面光滑,与子宫无粘连,蒂长者活动良好。若肿瘤大至占满盆、腹腔即出现压迫症状,如尿频、便秘、气急、心悸等。腹部隆起,块物活动度差,叩诊呈实音,无移动性浊音。
2.卵巢恶性肿瘤
早期常无症状,仅因其他原因作妇科检查偶然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常表现为腹胀、腹部肿块及腹水等。肿瘤若向周围组织浸润或压迫神经,可引起腹痛、腰痛或下肢疼痛;若压迫盆腔静脉,出现下肢浮肿;若为功能性肿瘤,产生相应的雌激素或雄激素过多症状。晚期时表现消瘦、严重贫血等恶病质征象。三合诊检查在阴道后穹隆触及盆腔内散在质硬结节,肿块多为双侧,实性或半实性,表面高低不平,固定不动,常伴有腹水。有时在腹股沟、腋下或锁骨上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
辅助检查:B超及CT检查
卵巢标志物检查:
CA125明显增高见于卵巢上皮恶性肿瘤,尤其对浆液性腺癌更有特异性;
AFP(甲胎蛋白)对卵巢内胚窦瘤有特异性价值;
HCG对原发性卵巢绒癌有特异性;
血清雌激素水平上升,见于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
3.卵巢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见下表:

鉴别内容

良性肿瘤

恶性肿瘤

病史

病程长,逐渐增大

病程短,迅速增大

体征

单侧多,活动,囊性,表面光滑,通常无腹水

双侧多,固定,实性或半实半囊,表面结节状不平,常伴腹水,多为血性,可能查到癌细胞

一般情况

良好

逐渐出现恶病质

B型超声

为液性暗区,可有间隔光带,边缘清晰

液性暗区内有杂乱光团、光点,肿块界限不清

  4.卵巢良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1)卵巢瘤样病变:滤泡囊肿和黄体囊肿最常见。多为单侧,直径小于5cm,壁薄,2个月内自行消失。
(2)输卵管卵巢囊肿:为炎性囊块,常有不孕或盆腔感染史,两侧附件区形成囊性块物,边界清或不清,活动受限。
(3)子宫肌瘤:浆膜下肌瘤或肌瘤囊性变易与卵巢实质性肿瘤或囊肿相混淆。肌瘤常为多发性,与子宫相连,并伴月经异常如月经过多等症状,检查时肿瘤随宫体及宫颈移动。
(4)妊娠子宫:妊娠早期,三合诊时宫体与宫颈似不相连,易将柔软的宫体误认为卵巢肿瘤。但妊娠妇女有停经史,若能详细询问病史,作HCG测定或B型超声检查可鉴别。
(5)腹水:大量腹水应与巨大卵巢囊肿鉴别,腹水常有肝病、心脏病史,平卧时腹部两侧突出如蛙腹,叩诊腹部中间鼓音,两侧实音,移动性浊音阳性;巨大囊肿平卧时腹部中间隆起,叩诊浊音,腹部两侧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下腹块物边界清楚,B型超声检查可以鉴别。
5.卵巢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1)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的粘连性肿块及直肠子宫陷凹结节与卵巢恶性肿瘤很难鉴别。前者常有进行性痛经、月经过多、经前不规则阴道流血等。试用孕激素治疗可辅助鉴别,B型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是有效的辅助诊断方法,有时需剖腹探查才能确诊。
(2)盆腔结缔组织炎:有流产或产褥感染病史,表现为发热、下腹痛,妇科检查附件区组织增厚、压痛、片状块物达盆壁。用抗生素治疗症状缓解,块物缩小。若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块物反而增大,应考虑为卵巢恶性肿瘤。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鉴别。
(3)结核性腹膜炎:常合并腹水,盆、腹腔内粘连性块物形成,多发生于年轻、不孕妇女。多有肺结核史,全身症状有消瘦、乏力、低热、盗汗、食欲不振、月经稀少或闭经。妇科检查肿块位置较高,形状不规则,界限不清,固定不动。叩诊时鼓音和浊音分界不清,B型超声检查、X线胃肠检查多可协助诊断,必要时行剖腹探查确诊。
(4)生殖道以外的肿瘤:需与腹膜后肿瘤、直肠癌、乙状结肠癌等鉴别。腹膜后肿瘤固定不动,位置低者使子宫或直肠移位,肠癌多有典型消化道症状,B型超声检查、钡剂灌肠、静脉肾盂造影等有助于鉴别。
(5)转移性卵巢肿瘤:与卵巢恶性肿瘤不易鉴别。若在附件区扪及双侧性、中等大、肾形、活动的实性肿块,应疑为转移性卵巢肿瘤。若患者有消化道症状,有消化道癌、乳癌病史,诊断基本可成立。但多数病例无原发性肿瘤病史。

  四、并发症
1.蒂扭转
常见的妇科急腹症。多发生于中等大、瘤蒂长、活动度大的囊肿。其典型症状一侧下腹剧痛,常伴恶心、呕吐。妇科检查肿块张力较大,有压痛。
2.破裂
破裂有自发或外伤两种。其症状轻重取决于破裂口大小、流入腹腔囊液的性质。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导致内出血、腹膜炎及休克。
3.感染
多因肿瘤扭转或破裂后引起,邻近器官感染灶如阑尾脓肿扩散,发热、腹痛、肿块及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及白细胞计数升高等。
4.恶变
双侧性肿瘤迅速长大,尤其出现腹水。

  五、治疗原则及主要方法
1.良性肿瘤
一经确诊,应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及对侧卵巢情况决定手术范围。年轻、单侧良性肿瘤应行患侧附件或卵巢切除术或卵巢肿瘤剥出术,保留对侧正常卵巢;即使双侧肿瘤,也应争取行卵巢肿瘤剥出术,以保留部分卵巢组织。绝经后期妇女应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术中除剖开肿瘤肉眼观察区分良、恶性外,必要时作冰冻切片组织学检查以确定手术范围。
2.恶性肿瘤
治疗原则是手术为主,加用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
(1)手术:手术范围:Ⅰa、Ⅰb期应作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Ⅰc期及其以上同时行大网膜切除术。肿瘤细胞减灭术是指对晚期(Ⅱ期及其以上)患者应尽量切除原发病灶及转移灶,使肿瘤残余灶直径≤1cm,必要时切除部分肠曲,行结肠造瘘、切除胆囊或脾等,现多主张同时常规行后腹膜淋巴结清扫术(包括腹主动脉旁及各组盆腔淋巴结)。符合下列条件的年轻患者可考虑保留对侧卵巢:①临床Ⅰa期,肿瘤分化好,②术中剖视对侧卵巢未发现肿瘤;③术后有条件严密随访。
(2)化学药物治疗:为主要的辅助治疗。常用药物有
铂类:顺铂和卡铂。
烷化剂: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塞替哌和美法仑等。
抗代谢类:氟尿嘧啶。
抗瘤抗生素类:放线菌素D、平阳霉素等。
抗肿瘤植物成分类:长春新碱、紫杉醇等。
近年来多为联合应用,并以铂类药物为主药。腹腔内化疗不仅能控制腹水,又能使种植病灶缩小或消失。其优点在于药物可直接作用于肿瘤,局部浓度明显高于血浆浓度。副反应较全身用药为轻。主要是用于早期病例,腹水和小的腹腔内残余种植癌灶。
(3)放射治疗:为手术和化疗的辅助治疗。无性细胞瘤对放疗最敏感,颗粒细胞瘤中度敏感,上皮性癌也有一定敏感性。无性细胞瘤即使是晚期病例,仍能取得较好疗效。

  六、妊娠合并卵巢肿瘤
卵巢囊肿合并妊娠较常见。早孕时肿瘤嵌入盆腔可能引起流产,中期妊娠可并发蒂扭转,晚期可导致胎位异常,分娩时肿瘤易发生破裂或阻塞产道导致难产。妊娠时肿瘤迅速增大,并促使恶性肿瘤扩散。早孕合并卵巢囊肿,可等待至妊娠3个月后进行手术,以免诱发流产。妊娠晚期发现者,可短期等待至足月,临产后若肿瘤阻塞产道即行剖宫产。若已诊断或疑为卵巢恶性肿瘤,均应尽早手术。
例题:
1.对放射治疗最敏感的卵巢恶性肿瘤是
A.未成熟型畸胎瘤
B.浆液性囊腺癌
C.颗粒细胞瘤
D.无性细胞瘤
E.卵泡膜细胞瘤
   答案:D
2.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A.子宫颈癌
B.外阴癌
C.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D.子宫内膜癌
E.卵巢癌
   答案:E
3.属于良性卵巢肿瘤的是
A.内胚窦瘤
B.库肯勃瘤(为转移性腺癌)
C.颗粒细胞瘤
D.无性细胞瘤
E.卵泡膜细胞瘤
   答案:E
患者,女性,42岁,因消瘦乏力、下腹部发现包块2月,腹胀2周就诊。消瘦,腹部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右侧有12cm×8cm×6cm不规则肿块,尚活动,后穹窿扪及少许结节质硬。
5.最可能的诊断是
A.盆腹腔结核
B.子宫内膜异位症
C.慢性盆腔炎
D.卵巢癌盆腹腔转移
E.晚期胃癌
   答案:D
6.晚期卵巢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
A肿瘤切除术
B.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
C.激素治疗
D.化学治疗
E.放射治疗
   答案:B
7.能引起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卵巢肿瘤是
A.成熟囊性畸胎瘤
B.卵泡膜细胞瘤
C.内膜样肿瘤
D.内胚窦瘤
E.浆液性囊腺瘤
   答案:B
(8~10题共用备选答案)
A.是最常见的卵巢良性肿瘤
B.有恶性程度的逆转倾向
C.HCG升高
D.CA125升高
E.具有男性化作用
8.卵巢未成熟畸胎瘤
   答案:B
9.卵巢浆液性囊腺瘤
   答案:D
10.卵巢皮样囊肿
   答案:A
11.最常见于幼女和少女的卵巢肿瘤是
A.粘液性囊腺瘤
B.内胚窦瘤
C.纤维瘤
D.颗粒细胞瘤
E.浆液性囊腺瘤
   答案:B
12.最常见的卵巢肿瘤并发症是
A.感染
B.破裂
C.出血
D.恶变
E.蒂扭转
   答案:E
13.属于卵巢性索间质细胞肿瘤的是
A.胚胎癌
B.颗粒细胞瘤
C.绒毛膜癌
D.卵巢甲状腺肿
E.畸胎瘤
   答案:B
14.52岁妇女,绝经6年,阴道淋漓流血10天。查右附件区扪及拳头大小肿物,阴道脱落细胞提示雌激素高度影响。本例最可能的诊断应是右侧卵巢
A.纤维瘤
B.浆液性囊腺瘤
C.良性囊性畸胎瘤
D.黏液性囊腺瘤
E.卵泡膜细胞瘤
   答案:E
试题点评:卵泡膜细胞瘤有内分泌功能的卵巢实性肿瘤,能分泌雌激素。
15.卵巢浆液性肿瘤来源于
A.卵巢的生发上皮,向输卵管上皮分化
B.卵巢的生发上皮,向宫颈粘膜分化
C.卵巢的生发上皮,恶变
D.卵巢的生发上皮,发生逆转现象
E.卵巢的生发上皮,向子宫内膜分化
   答案:A
16.易发生蒂扭转的卵巢囊肿是
A.皮样囊肿
B.巧克力囊肿
C.粘液性囊腺瘤
D.浆液性囊腺瘤
E.滤泡囊肿
   答案:A
17.女性,30岁,1年前查体发现右侧卵巢囊肿直径5 cm,今晨起突发右下腹痛伴恶心、呕吐。妇检:扪及右下腹肿物增大,有压痛,蒂部最明显,首先的处理是
A.密切观察
B.急查盆腔磁共振成像
C.抗生素治疗
D.急查血清CA125、甲胎蛋白
E.剖腹探查或腹腔镜检
答案:E
试题点评:蒂扭转是卵巢肿瘤的最常见并发症。
18.女性,64岁,绝经14年,阴道少量出血3次。查体:腹膨隆,如足月妊娠,腹水征(-),B超示:巨大肿物40cm×50cm×30cm/大,囊性,多房性。体重、食欲、二便均无变化。本例最可能为卵巢的
A.浆液性囊腺瘤
B.粘液性囊腺瘤
C.皮样囊肿
D.卵泡膜细胞瘤
E.透明细胞癌
   答案:B
19.腹痛1天诊断为卵巢瘤蒂扭转,错误的处理是
A.一经确诊即应手术
B.术时应在蒂根部下方钳夹
C.行肿瘤剜出术避免术中肿瘤弄破,取下肿瘤应切开检查并送病理
D.切除肿瘤前不能松解肿瘤蒂后钳夹
E.抢救休克同时尽快手术
   答案:C
注:卵巢囊肿手术时,应在蒂根下方钳夹,将肿瘤和扭转的瘤蒂一并切除,钳夹前不可回复扭转,以防栓塞脱落。
20.近年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死亡率最高的是
A.子宫颈癌
B.外阴癌
C.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D.子宫内膜癌
E.卵巢癌
   答案:E
21.分泌雌激素的卵巢恶性肿瘤是
A.未成熟型畸胎瘤
B.浆液性囊腺癌
C.子宫内膜样癌
D.颗粒细胞瘤
E.原发性绒癌
   答案:D
22.属于肿瘤的囊肿是
A.前庭大腺囊肿
B.宫颈腺囊肿
C.卵巢巧克力囊肿
D.输卵管卵巢囊肿
E.卵巢皮样囊肿
   答案:E
23.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清CA125检测值最具有特异性意义的是
A.粘液性癌
B.浆液性腺癌
C.内膜样癌
D.未分化癌
E.透明细胞癌
答案:B

第三节 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近40年来国内外普遍应用阴道脱落细胞防癌涂片检查,宫颈癌的发病率已明显下降,死亡率也随之不断下降。

  一、病因
   宫颈癌的病因至今尚未完全了解,国内外资料认为其发病与早婚、性生活紊乱、性生活过早、早年分娩、多产、经济状况、种族和地理环境等因素有关。近年发现通过性交感染某些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人类巨细胞病毒等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病有一定关系。宫颈癌的发病可能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

  二、组织发生和发展
(1)正常宫颈上皮生理
①原始鳞柱交界,生理性鳞-柱交接区,移行带区。
②移行带区内柱状上皮逐渐被鳞状上皮所替代。替代机制有鳞状上皮化生(见于良性病变)及鳞状上皮化(多见于宫颈糜烂愈合过程)。
(2)宫颈鳞癌形成过程:多发生于宫颈鳞柱状上皮移行带区,为多病灶,缓慢发展过程。
①移行带上皮化生活跃(创伤,感染,致癌物刺激)。
②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细胞分化不良,排列紊乱,核深染,核异型性,分裂相出现。分为轻、中、重度。
③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

  三、病理
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
(1)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是指宫颈上皮细胞部分或大部分被不同程度异型细胞所替代,异型细胞起于基底膜以上向鳞状上皮表面延伸。根据其侵犯上皮的程度,宫颈不典型增生分为:
①轻度(Ⅰ级):病变局限在上皮层的下1/3;
②中度(Ⅱ级):病变局限在上皮层的下2/3;
③重度(Ⅲ级):病变几乎累及全部上皮层。
(2)宫颈原位癌:又称上皮内癌,是指宫颈上皮细胞发生癌变,但基底膜完整,无间质浸。(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异型细胞可沿宫颈腺腔开口进入移行带区的宫颈腺体,致使腺体原有的柱状细胞为多层异型鳞状细胞替代,但基底膜保持完整)
(3)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根据其细胞异常的程度分为:
①CINⅠ级:(异型细胞局限在上皮层的下1/3)指轻度宫颈不典型增生;
②CINⅡ级:(异型细胞局限在上皮层的下1/3~2/3)指中度宫颈不典型增生;
③CINⅢ级:(异型细胞几乎累及或全部累及上皮层)指重度宫颈不典型增生及宫颈原位癌。
2.宫颈浸润癌
(1)鳞状细胞癌:占90%~95%。多见
巨检:上皮内瘤样病变及镜下早期浸润癌及极早期宫颈浸润癌,肉眼观察无明显异常,或类似宫颈糜烂,随着疾病的逐步发展,有外生型,内生型、溃疡型和颈管型4种类型。
显微镜检:镜下早期浸润癌其浸润间质的深度不超过3~5mm,水平播散范围不超过7mm。宫颈浸润癌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分为3级,Ⅰ级:分化较好,即角化性大细胞型;Ⅱ级:中度分化,即非角化性大细胞型;Ⅲ级:未分化的小细胞,即小细胞型。
(2)腺癌:占5%~10%。
巨检:常侵犯宫旁组织。癌灶可呈乳头状、芽状、溃疡或浸润型。
显微镜检:有下列类型:粘液腺癌(最常见);宫颈恶性腺瘤;鳞腺癌。

  四、转移途径和临床分期
1.转移途径
主要为直接蔓延及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极少见。
(1)直接蔓延:最常见。癌组织向局部浸润,并向邻近器官及组织扩散。向上、下累及子宫体及阴道,向两侧蔓延至主韧带、阴道旁组织,延伸到骨盆壁。癌灶向前、后蔓延可侵犯膀胱或直肠。
(2)淋巴转移:宫颈癌的淋巴结转移分为一级组包括宫颈旁、闭孔、骼2内、骼2外淋巴结;二级组包括髂总、腹股沟深浅、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3)血行转移:发生在晚期,转移至肺、肾或脊柱等。
2.临床分期
采用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1995)修订的临床分期,详见下表:

0期

原位癌

Ⅰ期

癌局限于子宫颈

Ⅰa期

宫颈临床前癌,即肉眼未见病变,显微镜下才能诊断下其浸润间质深度为上皮或间质的基底膜下不超过5mm,水平方向播散不超过7mm

Ⅰb期

病变范围超出Ⅰa期,临床可见或不可见病变

Ⅱ期

癌灶超越宫颈,阴道浸润未达下1/3,宫旁浸润未达盆壁

Ⅱa期

癌累及阴道为主,无明显宫旁浸润

Ⅱb期

癌浸润宫旁为主,无明显阴道浸润

Ⅲ期

癌灶超越宫颈,阴道浸润已达下1/3,宫旁浸润已达盆壁,有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者均列入Ⅲ期,但非癌所致的肾盂积水及肾无功能者除外

Ⅲa期

癌累及阴道为主,已达下1/3

Ⅲb期

癌浸润宫旁为主,已达盆壁,或有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者

Ⅳ期

癌播散超出真骨盆,或癌浸润膀胱粘膜及直肠粘膜

Ⅳa期

癌浸润膀胱粘膜或直肠粘膜

Ⅳb期

癌浸润超出真骨盆,有远处转移

  五、临床表现及诊断
1.症状
早期宫颈癌常无症状,中晚期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
(1)阴道流血:早期为接触性出血;晚期时病灶圈套,表现为多量出血。
(2)阴道排液:白色或血性,继发感染时米汤样恶臭白带。
(3)晚期癌的症状:压迫输尿管或直肠,下肢肿痛等;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尿毒症;消瘦、发热、全身衰竭。
2.体征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镜下早期浸润癌及极早期宫颈浸润癌,局部无明显病灶,可有轻度糜烂或宫颈炎表现。随着宫颈浸润癌的生长发展,根据不同的类型(外生型、内生型),局部体征亦不同。两侧宫旁组织增厚,晚期浸润达盆壁,形成冰冻骨盆。
3.辅助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全身检查、三合诊检查,用以下各项辅助检查:
(1)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筛检宫颈癌的辅助方法之一。结果分为5级;Ⅰ级正常,Ⅱ级炎症引起,Ⅲ级可疑,Ⅳ级可疑阳性,Ⅴ级阳性。Ⅲ、Ⅳ、Ⅴ级涂片必须作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
(2)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是确诊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最重要的方法。4点活检或可疑部位取活组织作病理检查;搔刮宫颈管,刮出物送病理检查。
(3)阴道镜检查:在阴道镜检查下,观察宫颈表现有无异型上皮或早期癌变,并选择病变部位进行活检,以便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4)宫颈锥切术:宫颈刮片多次检查为阳性,而宫颈活检为阴性;或活检为原位癌,但不能排除浸润癌时,均应作宫颈锥切术。
鉴别诊断:应与有临床类似症状或体征的各种宫颈病变鉴别,主要依据是活组织病理检查。包括:1.宫颈良性病变:宫颈糜烂、息肉、宫颈内膜异位、宫颈腺上外翻和宫颈结核性溃疡等。2.宫颈良性肿瘤:宫颈粘膜下肌瘤、宫颈管肌瘤、宫颈乳头瘤;3.宫颈恶性肿瘤:原发性宫颈恶性黑色素瘤、肉瘤及淋巴瘤、转移性癌(以子宫内膜癌、阴道癌多见),应注意原发性宫颈癌可与子宫内膜癌并存。

  六、预防
(1)普及防癌知识,提倡晚婚、少育,开展性卫生教育。
(2)健全妇女防癌保健网,定期开展宫颈癌的普查普治,早期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
(3)积极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注意高危因素,重视高危患者。
(4)及时诊断和治疗CIN,以阻断宫颈癌的发生。

  七、治疗
(1)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级,可暂按炎症处理;确诊为CINⅡ级者,电熨、冷冻、激光、冷凝或宫颈锥切术进行治疗;诊断为CINⅢ级者,行子宫全切术。年轻患者若迫切要求生育,可行宫颈锥切术。
(2)镜下早期浸润癌:扩大子宫切除术(筋膜外子宫全切)。
(3)浸润癌:常用的方法有手术、放疗及手术联合放疗3种。放疗适用于各期患者,手术适用于Ⅰb~Ⅱa期患者。宫颈腺癌对放疗敏感度稍差,可能应争取手术或放疗加手术综合治疗。
手术治疗:采用子宫广泛切除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宫颈癌转移卵巢的机会较少,卵巢无病变的年轻患者可予保留。手术并发症有术时及术后出血、术时损伤脏器、术后盆腔感染、淋巴囊肿、尿潴留、尿漏等。
放射治疗:包括体外及腔内照射两方面。
手术及放射联合治疗:宫颈较大病灶,术前放疗或术后证实淋巴结或宫旁组织有转移或切除残端有癌细胞残留,放疗作为手术后的补充治疗。
例题:
1.浸润性子宫颈癌指肿瘤浸润深度至少要超过基底膜下
A.1 mm    B.2 mm    C.4 mm    D.5 mm    E.3 mm
   答案:E
2.慢性宫颈炎与子宫颈癌早期肉眼难以鉴别。确诊方法应是
A.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B.宫颈碘试验
C.阴道镜检查
D.宫颈及宫颈管活检
E.氮激光肿瘤固有荧光诊断法
   答案:D
3.宫颈鳞状上皮化提示为
A.宫颈原位癌
B.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C.宫颈未分化储备细胞增生
D.宫颈糜烂愈合过程
E.人乳头状瘸病毒感染
   答案:D
4.宫颈癌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绝经后阴道出血
B.阴道排液
C.接触性阴道出血
D.不孕
E.血性白带
   答案:D
5.宫颈活检的病理报告为“鳞状上皮化生”,临床上应认为是
A.无病变
B.良性病变
C.癌前病变
D.低度恶性病变
E.高度恶性病变
   答案:B
6.子宫颈原位癌累及腺体是指
A子宫颈腺体充满癌细胞
B.子宫颈表面发生的原位癌影响腺体分泌排出
C.子宫颈表面和腺体先后发生了原位癌,并侵及腺体周围间质
D.子宫颈原位癌突破基底膜侵及腺体
E.子宫颈原位癌沿基底膜伸入腺体内致腺管上皮为癌细胞所取代,腺体基底膜完整
   答案:E
7.宫颈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
A.鳞腺癌
B.腺癌
C.恶性腺癌
D.粘液腺癌
E.鳞状细胞癌
   答案:E
女性,55岁,白带多,接触性出血3月余,3年前曾因宫颈糜烂行宫颈冷冻治疗,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未见异常,宫颈肥大糜烂、质脆,子宫及双附件未见异常。
8.为明确诊断,首选检查项目应是
A.分段诊刮
B.宫腔镜检查
C.腹腔镜检查
D.宫颈锥切术
E.宫颈多点活检
   答案:E
9.宫颈癌临床分期Ⅱa是指
A.癌累及阴道,未达阴道下1/3段,无明显宫旁浸润
B.癌累及宫旁,无明显阴道浸润
C.肉眼可见癌灶虽位于宫颈,但体积>4 cm3
D.癌累及阴道下段,无明显宫旁浸润
E.癌累及宫旁,间质浸润深度3~5 mm
   答案:A
10.女性,45岁,血性白带2个月,妇检阴道未受肿瘤侵犯,宫颈菜花样,宫体正常大小,宫旁明显增厚,未达盆腔,宫颈活检为鳞癌,其分期是
A.ⅠB期
B.ⅡC期
C.ⅡA期
D.ⅡB期
E.ⅢA期
答案:D

第四节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及纤维结缔组织组成,多见于30~50岁妇女。

  一、病因
确切的发病因素不明,好发于生育年龄妇女,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甚至萎缩,提示子宫肌瘤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有关。发生肌瘤部位的组织选择性地保留较高浓度的雌激素或肌瘤局部代谢能力不足,以致雌二醇浓度过高。神经中枢活动对肌瘤的发病也可能起重要作用。
2.分类
按肌瘤所在部位分为宫体和宫颈肌瘤,前者多见。肌瘤原发于子宫肌层,向不同方向生长,按其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3类:
(1)肌壁间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内,占总数的60%~70%.常见
(2)浆膜下肌瘤:肌瘤向子宫浆膜面生长,约占总数的20%.
(3)粘膜下肌瘤:向子宫粘膜方向生长,突出于宫腔,粘膜层覆盖,占总数的10%~15%.
子宫肌瘤常为多个,各种类型的肌瘤可发生在同一子宫,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
肌瘤变性有:玻璃样变(常见);囊性变;红色变(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可有急性腹痛、发热、肌瘤迅速增大等临床表现,剖面呈暗红色,质软,旋涡状结构消失);肉瘤变(肌瘤恶变,多见于年龄较大妇女,在短期内迅速增大或伴不规则阴道流血者应考虑有肉瘤变可能)。

  二、临床表现
1.症状
不明显,仅于盆腔检查时偶被发现。症状出现与肌瘤部位、生长速度及肌瘤变性关系密切,与肌瘤大小、数目多少关系不大。主要症状有:月经改变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肌瘤发生坏死、溃疡、感染时,则有持续性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或脓血性排液等。腹块质地坚硬,形态不规则;白带增多;腰酸、下腹坠胀;压迫症状;不孕;继发性贫血等。
2.体征
肌瘤较大在腹部扪及质硬、不规则、结节状块物。妇科检查时,肌壁间肌瘤子宫常增大,表面不规则、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突起;浆膜下肌瘤可扪及质硬、球状块物与子宫有细蒂相连,活动;粘膜下肌瘤子宫多为均匀增大,有时宫口扩张,肌瘤位于宫口内或脱出在阴道内,呈红色、实质、表面光滑,伴感染则表面有渗出液覆盖或溃疡形成,排液有臭味。

  三、诊断及处理
1.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诊断多无困难。但对小的、症状不明显或囊性变肌瘤,可借助B型超声、探针探测官腔深度及方向或采用官腔镜、腹腔镜、子宫输卵管造影等协助确诊。
子宫肌瘤需与下列疾病鉴别:妊娠子宫;卵巢肿瘤;子宫腺肌病及腺肌瘤;盆腔炎性块物;子宫畸形。
2.治疗
治疗必须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症状、肌瘤大小等情况全面考虑。
(1)随访观察:若肌瘤小且无症状,通常不需治疗,尤其近绝经年龄患者,雌激素水平低落,肌瘤可自然萎缩或消失,每3~6个月随访一次;随访期间若发现肌瘤增大或症状明显时,再考虑进一步治疗。
(2)药物治疗:增大子宫在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以内,症状不明显或较轻,近绝经年龄及全身情况不能手术者,均可给予药物对症治疗。
雄激素:可对抗雌激素,使子宫内膜萎缩,直接作用于平滑肌,使其收缩而减少出血,并使近绝经期患者提早绝经。常用药物:丙酸睾酮25mg肌注,每5日一次,月经来潮时25mg肌注,每日一次共3次,每月总量不超过300mg,以免引起男性化。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可抑制垂体、卵巢功能,降低雌激素水平,适用于治疗小肌瘤(≤2个月妊娠子宫大小)、经量增多或周期缩短、更年期或近绝经期患者。亮丙瑞林3.75mg/支,每4周皮下注射1次,连续使用3~6个月。使用后患者经量减少或闭经,肌瘤缩小,但停药后又逐渐增大,恢复其原来大小。副反应为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如潮热、出汗、阴道干燥等。GnRHa不宜长期持续使用,长期应用可使雌激素缺乏导致骨质疏松。
拮抗孕激素药物:米非司酮可与孕激素竞争受体,拮抗孕激素作用。用法:12.5mg~25mg每日一次口服,连服3个月。
(3)手术治疗:若子宫≥3月妊娠子宫大小或症状明显致继发贫血者,常需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有:
肌瘤切除术:适用于35岁以下未婚或已婚未生育、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
子宫切除术:肌瘤较大,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不需保留生育功能,或疑有恶变者,可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50岁以下、卵巢外观正常者可保留卵巢。

  四、子宫肌瘤合并妊娠
子宫肌瘤可与妊娠同时存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对妊娠、分娩均有影响,对肌瘤的诊断、处理也常有困难。
1.肌瘤对妊娠影响
   粘膜下肌瘤及大的肌壁间肌瘤可影响孕卵着床及胚胎发育,造成流产或早产、胎位异常或产后出血等。较大的肌瘤于妊娠期可使胎位导演、胎儿宫内发育迟缓、胎盘低置等。在分娩期,可发生产道阻塞、难产,子宫收缩乏力而致产程延长、产后流血等。
2.妊娠对肌瘤影响
妊娠期子宫充血,组织水肿,平滑肌细胞肥大,肌瘤明显增大,可发生红色变性,出现剧烈腹痛伴恶心。浆膜下肌瘤可发生瘤蒂慢性或急性扭转。
若肌瘤阻碍胎儿下降可作剖宫产,预防产后流血。产褥期肌瘤易发生红色变性,采用保守治疗,对症处理后多能自行缓解。
例题:
A.淋巴转移和种植
B.血行转移和淋巴转移
C.直接蔓延和种植
D.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
E.血行转移
1.子宫颈癌主要播散的方式   答案:D
2.卵巢癌主要播散的方式   答案:A
3.绒毛膜癌主要播散的方式   答案:E
4.应用抗癌药物疗效最佳的是
A.原发性卵巢癌
B.卵巢转移癌
C.子宫颈癌
D.子宫内膜癌
E.绒毛膜癌
   答案:E
5.在妊娠期间子宫肌瘤容易发生的变性是
A.玻璃样变
B.囊性变
C.红色变
D.肉瘤变
E.钙化
   答案:C
6.子宫肌瘤患者与临床症状轻重关系密切的是
A.肌瘤大小
B.肌瘤数目
C.肌瘤生长部位
D.肌瘤与肌壁关系
E.肌瘤有无变性
   答案:C
7.月经量多或经期延长但周期基本正常,应首先考虑
A.子宫内膜癌
B.子宫颈癌
C.子宫肌瘤
D.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E.宫颈息肉
   答案:C
8.产褥妇,现产后3天,出现急性腹痛伴发热2天,腹部包块增大,曾诊断患“子宫肌瘤”。本例应考虑的诊断是
A.产褥感染
B.子宫肌瘤囊性变
C.子宫肌瘤玻璃样变
D.子宫肌瘤红色变
E.子宫肌瘤恶性变
   答案:D
试题点评:易,子宫肌瘤红色变多发生于妊娠期或产后。
9.最常见的子宫肌瘤类型是
A.肌壁间肌瘤
B.浆膜下肌瘤
C.粘膜下肌瘤
D.宫颈肌瘤
E.阈韧带肌瘤
   答案:A
10.子宫肌瘤发生红色样变常见于
A.妊娠期
B.月经中期
C.绝经前期气
D.红斑狼疮治疗期
E.生育期
   答案:A
11.最常见的子宫肌瘤变性是
A.囊性变
B.玻璃样变
C.红色变
D.肉瘤变
E.钙化
   答案:B


纠错留言 | 网站导航 | 站内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站长
Copyright©2006-2025 病理学园地*Pathology Information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