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园地
您的位置:首页 > 精品课程 > 授课教案

消化性溃疡病

授课教师 王占欣 课程名称 病理学
授课内容 消化性溃疡病 授课对象 普通中专护理专业
授课类型 理论教学 学时数 1
学习目标 1. 掌握胃溃疡病的好发部位、基本病变、合并症。
教学重点 1. 胃溃疡病的基本病变、合并症
教学难点 1. 消化性溃疡形成机制
教学方法 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病例讨论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辅以启发诱导、对比分析、动画模拟、相片展示、学生讲解、提问抢答等具体方法。
教材及参考书 1. 王志敏主编 《病理学基础》第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 李玉林主编 《病理学》第7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

一、 复习

1.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

答: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

2. 大叶性肺炎的病变特点下列哪项除外

A.病变中可有大量细菌

B.较多的红细胞漏出

C.大量纤维素渗出

D.常有肉质变

E.大量中性白细胞渗出:

二、病例讨论

病史摘要:患者,男,38岁,医生。突然上腹剧痛,并放射到肩部,呼吸时疼痛加重3小时,急诊人院。20多年前开始上腹部疼痛,以饥饿时明显,伴返酸、嗳气,有时大便隐血(+)。每年发作数次,多在秋冬之交和春夏之交,或饮食不当时发作,服硷性药物缓解。5年前疾病发作时解柏油样大便,人软,无力,进食后上腹痛加剧,伴呕吐,呕吐物为食物,经中药治疗后缓解。人院前3天自觉每天15时~16时及22时上腹不适,未予注意。人院前3小时突然上腹部剧痛,放射到右肩部,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人院。

体格检查 脉搏110次/min,血压13.3/8kPa。神清,呼吸浅快,心肺(-),腹壁紧张,硬如木板,全腹压痛,反跳痛。腹部透视:双膈下积气。临床诊断: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诊手术。行胃大部切除术。

预设问题及答案:

1.你同意临床诊断吗?为什么?

答:同意。病史;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表现为饥饿痛、午夜痛;反酸、喛气;餐后疼痛加剧、伴呕吐;突然上腹痛、板样腹、上腹部压痛、反跳痛;腹部透视双膈下积气。以上内容均支持该诊断。

2. 若在十二指肠溃疡处作一组织切片,镜下可见哪些病理变化?

答:镜下病变:由内向外分4层:渗出层、坏死组织层、肉芽组织层、瘢痕层。瘢痕组织中的小动脉常发生增殖性动脉内膜炎;溃疡底部神经节细胞及神经纤维变性断裂,神经纤维断端呈小球状增生而疼痛。

3. 用病理学知识解释疾病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所发生的并发症。

答:酸胃酸刺激后幽门括约肌痉挛→反酸呕吐;胃内容物排出困难使食物在胃内发酵及消化不良→喛气;溃疡底部毛细血管破裂→大便隐血(+);穿孔→上腹部突然疼痛;穿孔胃内容物流出→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腹壁紧张,硬如木板,全腹压痛,反跳痛;穿孔气体溢出→双膈下积气。

引申:何谓消化性溃疡?有何后果?

三、 消化性溃疡病概述

(一)消化性溃疡病:是以胃或十二指肠黏膜形成慢性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十二指肠溃疡占70%,胃溃疡占25%,复合性溃疡约占5%。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胃液的消化作用

2、粘膜抗消化能力降低

3、神经、内分泌功能失调

4、遗传因素

四、病理变化

1、胃溃疡肉眼观

(1)部位:胃小弯近幽门处,尤以胃窦部最常见

(2)形状:圆形或椭圆形

(3)数目:多为单个

(4)大小:直径2㎝以内

(5)皱襞:呈放射状

(6)边缘:整齐,状似刀切

(7)底部: 平坦

十二指肠溃疡特点:多见于十二指肠球部,形态与胃溃疡相似,直径多在1㎝以内。

2、镜下(四层)

(1)炎性渗出层 (2)坏死组织层 (3)肉芽组织层 (4)瘢痕层

五、病理临床联系及并发症

1、临床病理联系

(1)周期性上腹部疼痛胃溃疡表现为“饱痛”,十二指肠溃疡表现为饥饿或午夜痛。

(2)反酸、嗳气:胃内容物排空受阻,食物发酵。

(3)钡餐检查:龛影

2、并发症

(1)出血:10%-35% (2)穿孔:5% (3)幽门梗阻:3% (4)癌变:少于1%的胃溃疡。

六、病例回顾与小结

一、消化性溃疡病概述

二、病理变化

三、病理临床联系及并发症

四、回顾病例彻底解决问题

七、练习

1、胃溃疡病最常见的部位是:

A.胃小弯近幽门处 B.胃大弯近幽门处 C.胃小弯 D.胃大弯 E.胃体部

2、下列病变中癌变可能性较大的是:

A.十二指肠溃疡 B.慢性萎缩性胃炎 C.浅表性胃炎 D.肥厚性胃炎 E.疣状胃炎

教学后记 1.为使抽象内容直观化,应制作精细的模拟动画和图片,如:胃溃疡形成过程
2.病例讨论是本次课的关键,主要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病例讨论并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纠错留言 | 网站导航 | 站内搜索 | 关于我们 | 联系站长
Copyright©2006-2025 病理学园地*Pathology Information We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