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向芳 徐庆华 崔秋霞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5年1月 第6卷 第2期
关键词:误诊
疾病的诊断包括各种实验室检查,其中病理诊断因其有较高的准确性,被称为“金标准”、“金诊断”。病理诊断对明确临床诊断、制定治疗方案、估计预后和总结亡故患者的治疗经验、教训等,都具有关键性甚至决定性意义。当前,在新的医疗事故法规的监控下,每份病理诊断报告的发出都担负一定的法律责任。以下对造成病理诊断误诊的主客观因素进行粗浅的分析。
1 病理误诊的主观因素
1.1 病理诊断经验不足,知识匮乏
作为基层医院活检量比较少,每年约1500例左右,病种比较单一,难以发现新病例,不利于经验积累和知识的拓宽。病理学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重要纽带。因此要求病理医师不但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更要具有宽阔的知识面。因此,病理医师只有努力学好基础知识,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才能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的发生。
1.2 思维片面、主观臆断、不能客观的诊断
病理医师由于不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思路狭窄。阅片时对于典型的镜下形态视而不见,不能客观的分析,而是据主观思想强加以诊断,导致患者延误或过期治疗,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作为病理医师应尊重科学,注重事实,切忌主观臆断。
1.3 主观责任因素
(1)对患者不负责任,工作粗心,收错标本,编错号码等。(2)工作草率,阅片不全不细。对于超出自己诊断水平的病例不能虚心向上级老师请教,而是勉强的、盲目的发报告,导致误诊率提高。(3)对大体标本不仔细观察,取材不全、不到位,以点代面导致将重要的病变部位遗漏,造成误诊。
2 病理误诊的客观因素
2.1 制片质量因素 病理切片的制作过程是古老的人工操作,基层医院由于器械设备陈旧落后,技术工作者缺乏积极性,应付了事,导致切片质量欠佳,如太厚、刀痕多、组织细胞拥挤、染色透明差等。低劣的切片是造成误诊的一个重要因素。
2.2 社会因素
在国内,医院管理层从经济观念考虑对病理科不重视,认为它是无产出的投入,经济效益不明显。这就导致病理科工作人员在压抑的职业环境中工作,繁重的工作负担、沉重的精神压力、低劣的工作条件、菲薄的经济收入,严重影响了病理工作医师的积极性,导致病理诊断水平下降。
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为了避免误诊和医疗事故的发生,病理医师在工作中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工作中戒骄戒躁,认真学习,尊重科学,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遇到问题多向专家请教或会诊,虚心向同仁学习,力求将误诊降到最低。